猖狂如我,一开始,我给这篇文章的取名为《毕业一年,我是如何成长为公司的半壁江山的》。
后来为什么改成现在的标题的呢?因为我觉得,比起半壁江山,我更愿意成为一个怪物,一个毁天灭地,人神共愤的怪物。
昨天我在文章里说,我找到了写不出文字的答案。当天晚上,我私信了一众朋友,告诉他们“我进化了”,果不其然,我收到的,若不是关门紧闭,便是一句傻逼。
我一直觉得,“傻逼”是一个很可爱的词,它有一种对世界蠢蠢欲动的执着与冲劲,和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自由感。我也不避讳“傻逼”这个词,我承认我是一个傻逼,并且我要做一个傻逼中的傻逼。
今天早上,我和部门的几位boss,一起与阿里的云计算专家们谈合作。
轻轻抚摸着阿里专家递过来的名片,我仿佛看到一个神圣的梦。关于阿里,关于未来,关于我自己。
阿里的员工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都会有一个花名。花名听起来,亲切,随和,有味道。我喜欢这种不羁的味道。
如果我要给自己取一个花名,我不知道叫什么。因为我对花名虽然向往,但我甚至,花名多了,花团锦簇,百花争妍,而对于每一朵花而言,必然是一枝独秀,孤芳自赏。
听老大了讨论了很多云业务的话题,我基本插不上话,当然我也不想插话,因为我拿捏不了社交的分寸感。我承认自己是傻逼,我也喜欢在称呼我为傻逼的人面前承认自己是傻逼,但我不会傻逼到在陌生人面前暴露傻逼本性。傻逼还是应该有它的自我修养的。
对于阿里而言,他们来谈一次合作,带着试探性的语气,抓住每一个可以合作的契机。
对于我们而言,一定要冷静,审时度势,任何一次谈判,都要保留自己的底牌。
谈论下来,阿里的专家们说,原来以为我们是一个传统的IT企业,没想到做的这么新潮。
我们的老大笑了,看看我们的年龄就知道了。
另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阿里的同事们说,像你们这么多的技术框架,架构体系,估计开发团队有几百号人吧。
我们笑而不语,实际上,我们开发只有十几个人。
似乎以上和我没什么关系,但是傻逼的特点就是过于自我。这次交谈,虽然我没说上几句话,却勾起了我连接过去、现在、将来的思绪。
这一年发生了什么,我的码农之路走的怎么样了,如果当初去了阿里会怎样,现在去阿里又会怎样,继续留下会怎样,转行会怎样,去北京呢,回上海呢,回二线城市呢?
一万个问题,在一瞬间交错连接,让我迷失。
一年前,我初入公司,开始做实习期的项目,AWS资源申请系统。
后来,一位学长业务繁忙,我从他的手上分到了,项目管理系统。
再后来,我开始做主流业务,版本发布系统。
接着呢,离职潮来临,我先后接手了同期员工的,日志抓取系统,功能测试系统。
现在呢,我们组的台柱离职,我接手了集成测试系统,预生产自动部署系统。
所以,如今的我,从资源申请,到功能测试,到集成测试,到自动部署,到版本发布,到运维开发,这些活儿我全揽了。
一个不折不扣的怪物!
活儿越多,你在部门内的地位越重要,我这头怪物,在长大。
然而,我还具有傻逼、抖m、自恋、智障等属性。
真奇怪,我。
真奇怪,世界。
就当这是一场网络的行为艺术!
写完最后一行,准备睡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