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投资之——周期轮回,可转债当前处于什么阶段?

只要上述两大基石稳固(供给稀缺+正股向上),可转债便依然拥有上涨潜能。



7月A股市场迎来酣畅淋漓的上涨,个股普涨带动赚钱效应明显,可转债等权指数也随之扶摇直上,创出历史新高。截至当前,宁稳可转债指数报收1099.54点,较年初的972.58点上涨13.05%。青蛙君此间可转债收益率为12.54%,略微跑输指数,目前仓位64.99%,期间曾提取部分盈利资金。无论从估值还是价格角度审视,当下可转债无疑处于高位,故操作策略仍确定为越涨越卖,持续降低仓位。

回想去年9月初,满仓看多可转债,顶着极度压力,可转债一路下挫,最高亏了10%,一度内心产生动摇,但还是在当时的投资总结写下“这块没什么好说,跌了这么多,其实已经跌出价值,随着机构大户资金的出清,小额兑付方案的陆续出台,可转债投资者会慢慢收复信心,相信目前可转债已经熬过了最惨淡的时刻”,如今看来,这一判断大体正确。唯一遗憾的是,当时未能握有更多现金仓位进行低位加仓,否则去年底,甚至目前的整体收益都能再上一个台阶。


所谓万物皆有周期,在这样的周期轮回下,可转债当前处于什么阶段呢?明确的是,可转债整体高估已成事实。然而,有两点关键因素不可忽视。只要这两点未发生根本逆转,眼下的高估值不仅能得以维系,甚至可能再创新高:

1.供给缩量,需求刚性:可转债强赎与到期节奏正在加速,而新债发行则显著减速。统计显示,目前强赎的可转债有14只,半年内到期可转债有16只。去年1月顶峰时市场共存续548只可转债,目前已降至461只。若未来半年后不考虑新债发行,存续量将仅剩431只,回归至2022年水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规模庞大的银行类转债的陆续到期/强赎,将使可转债总市值规模大幅萎缩。“物以稀为贵”,只要供给瓶颈持续,“僧多粥少”的格局必然推升整体溢价,驱动价格上涨。

2.正股预期向好:只要A股市场(尤其是中小盘个股)维持整体上涨趋势,不出现分化暴跌的“幺蛾子”,可转债价格就有望跟随正股上行,其股性优势将带来超越正股的弹性空间。尤其在市场情绪亢奋阶段,正股上涨甚至可能带动高价转债的溢价率进一步攀升,形成“股涨债涨更多”的放大效应。

综上,只要上述两大基石稳固(供给稀缺+正股向上),可转债便依然拥有上涨潜能。青蛙君的策略是:继续保持现有持仓结构,伺机逢高减持部分仓位,同时耐心等待市场回调带来的低位回补良机。

当下信号显示,本轮行情仍未终结。要相信光,3600点终将顺利突破!

今天就到这了,请大家多多支持“蛙声叫叫一家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