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龄前,比识字、算术更重要的是这三件事
学会准备好
让孩子学习,首先要把“硬件基础”——身体和头脑准备好。第一,身体准备好,就是能够保持坐姿正确;(我的身体坐直了,我的眼睛在看了,我的耳朵在听了,我的嘴巴不说话了,我的脑袋在思考了)第二,头脑准备好,愿意积极参与活动,遇到困难会自己思考或寻求帮助,能够听从并且遵守游戏规则。
学会负责
最关键的是父母要明白自己和孩子的界限在哪里,能够做到不越界,不包办替代,除非孩子主动寻求帮助(比如吃饭,玩玩具,力所能及的家务),一个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孩子,今后才能对学习产生自发性。
学会尊重
帮助孩子从个人逐步过渡到社会人。日常的行为习惯,社交礼仪,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尊重动物,尊重环境)
所有的教育最终都是为了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担当的个体!
二 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
所谓自信,是指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可以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挑战。有自信的孩子更加愿意学习新的技能和面对新的挑战,更加愿意与他人合作(分享、竞争、交友)一下方法:
规律作息
为孩子创造足够的玩耍机会
培养孩子最好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
培养自信孩子的前提是做个正面的家长,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不乱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三 如何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感是一种信任感,是孩子对他人和自己的信任。
他人:在我的世界里,只要我需要,就会有人来保护我
自己:我可以掌控自己(身体、头脑、精神),我有能力照顾自己
环境:这个环境是安全的,我可以自信并且没有后顾之忧地进行探索
高质量陪伴不缺席(不希望陪伴孩子时只是用温暖的身体来陪伴,而头脑和心是冰冷的)
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回应事实本身,而不去评价孩子)
亲密无间的肢体接触(拥抱,尽管你已经慢慢长大,很多事情需要独立完成,但父母会永远爱你、永远支持你
三 先把母亲的位置坐稳,孩子才更有安全感
无助的母亲传递给孩子的是失控感,孩子真正需要的,恰恰是父母那份温柔和坚定的态度,是“我是你妈妈,这种行为不允许”的态度。
内疚的母亲容易对孩子进行过渡补偿,孩子不需要完美,恰恰相反,孩子需要学会接纳人生的不完美。
讨好的母亲让管教形同虚设,孩子的人生中会有很多朋友,到未来的人生中永远不会再有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管教,这是父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