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强
我的家乡是胶东半岛上一个小村庄,不靠山不靠水的,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却因为大蒜声名远扬。
我们这里的大蒜清一色都是紫皮,皮薄,个头稍小,但奇辣无比。还有一个特点——捣出来的蒜泥很黏糊,适合拌凉菜。凉菜拌上蒜泥,越吃越辣,越辣越爱吃,吃的人满头大汗,面红耳赤,直吐舌头,大呼过瘾,吃到最后,连菜汤了都喝了这有点儿像南方人吃辣椒。
村里老人说以前的大蒜还要好吃,还要黏糊,捣完了蒜,拿着蒜臼把儿能把蒜臼提留起来。我曾经去过很多地方,别的地方的大蒜都是白皮,个头虽然很大,但不辣,还有一点,任你怎么用力,就是把蒜臼捣碎了,捣出来的蒜也不细致,呈一块儿一块儿的形状,根本不能称之为“蒜泥”。
说来也怪,不管是白皮的或者是黄皮的大蒜,只要在我们这里种下,到了收获时就会变成紫色,并且种的年数越多颜色越深。看来我们这里的土地还会变"魔术"。
也不是村里所有的土地都能种出紫皮蒜。在我们村子的南面,有一大一小两条河流,据说只有两条河流之间的土地最适合种蒜,大概能有几百亩地,那片地被称作“西南蒜地”。
每到大蒜收获时节,有很多外乡人来这里“寻功夫”,就是打短工,干完活儿也不用付工钱,给两把大蒜就顶了工钱。那时,村里人出门走亲戚,也不拿别的东西,背着两把儿蒜就行了,主人会高兴得不得了。
每到收获时节,家家户户院子里全是大蒜。我们家也不例外,大蒜收回来后,小脚的祖母步履蹒跚地在院里踱来踱去,像守着一堆宝贝,混浊的眼里跳动着喜悦,褶皱堆叠的老脸笑成一朵秋菊,嘴角由于激动一直嗫嚅着......祖母的手很巧,她把大蒜整理齐,蒜头朝下,蒜秸朝上,然后把蒜秸像编辫子一样编起来,两斤左右作为一把儿,每两把儿系在一起,土话称“一提子”。她编的很认真,编出来的蒜辫很漂亮,也很结实。
大蒜晒干后,就可以卖了。每天清晨,村里人或用扁担挑,或用小车推,把大蒜拿到附近集市上卖。也有些年轻力壮的村民用自行车驮到城里的农贸市场。家乡的紫皮大蒜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在市场上格外好卖。在那个经济匮乏的年代,卖大蒜换来的钱就像“及时雨”,使乡邻们在应付日常开销时多了几分从容,清汤寡水的一日三餐也经常飘出荤腥味。
这些年来,农民挣钱的门路多起来,而种植大蒜工序太多,且收益不大,渐渐地,种的人越来越少,只有一些老年人种一点,够自己家食用,最适合种蒜的地全部种上了其它作物。现在是市场经济,干什么事儿都要看有没有效益,出力不讨好的事儿,自然没有人愿意干。
大蒜就像是昨日黄花,曾经的辉煌和风光只能留在村里一些老人的记忆深处......
只是有点儿可惜了那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