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出门时已近黄昏,信步至唱经楼。这座始建于明代的楼阁,曾是科举时代宣读考生名次的地方,楼体古朴庄重,飞檐翘角间藏着旧日的文韵。楼内梁架上的彩绘虽历经岁月,仍能窥见当年的精致,砖石结构间仿佛还回荡着往昔唱名时的肃穆声息。恰逢一位年轻志愿者正做讲解,他语调沉肃,将古楼的过往娓娓道来,那份认真与虔诚,让人不由驻足聆听,心生敬意。
从唱经楼出来,便前往晋商博物馆。晋商博物馆位于迎泽公园东南侧,总占地面积7850平方米,是我国第一个立体展示晋商文化的大型博物馆。博物馆主展区坐西朝东,依次为牌楼、山门、一进院、二进院,二进院内建有戏台、碑亭、石牌楼、献殿及大殿等建筑物。其建设最大的亮点在于吸取了全国各地晋商会馆传统建筑的精华,同时采用了具有山西特色的砖雕、石雕、木雕等工艺,成为富有独特人文内涵、商业文化和建筑艺术魅力的精品会馆建筑。
馆内文物及展品共计300多组、约500余件,展出形式辅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地展示了晋商历史以及晋商创造的商业文化,让参观者能更好地感受晋商文化,感悟晋商精神。
在这里,我才逛了大概三分之一,暮色便已悄悄漫上来,只好恋恋不舍地折返。
沿街而行,新华书店的灯光亮着,便走进去寻了本余华的《第七日》。指尖划过书页,还没来得及沉浸太久,书店便到了打烊的时间。
出了书店,晚风正好,不远处的素食店飘来清淡的香气,索性进去吃了些东西。饱腹之后,想着汾河边的夜色该是不错,便慢慢踱过去。河边游人不少,晚风里忽然传来萨克斯的旋律,婉转悠扬,和着流水声,成了这一晚最温柔的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