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1/20181014

《原则》中的一条原则

————自我管理,协调他人

最近一直在读《原则》,读到了这样一条原则。

无论你要实现什么目标,让合适的人各司其职,以支持你的目标是成功的关键。因此你要管理你自己,并协调其他人,以实现你的目标。

其实这一个原则所讲的,核心内容就是知人善任。因此你需要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特性。

因为人天生就有思想偏好,所以自我评估通常会很不准确,心理测试则要可靠的多。我们可以在以下这些方面做心理测试。

1.内向与外向。内向者聚焦于内心世界,从思想记忆和经验中汲取能量,外向者聚焦于外部,从与人相处中汲取能量,内向者与外向者的沟通方式也存在着差异,如果你的某位朋友喜欢把想法说个明白,他就可能是个外向者,内向者通常觉得这样的谈话很痛苦,更喜欢独立思考,想明白了才会和别人交流。

2.直觉与感知一些人看到全局,另一些人看到细节。观察人的关注点,可以发现他们的偏好。例如写文章的时候,观察到的是某个字某个词或者某个句写的好不好,这样的人是细节感知者。而观察到文章的结构框架的就是关注全局的直觉者。

3.思考和感觉,一些人的决策方式是理性分析,客观事实考虑所有与具体情况相关的一只可证明的因素,富有逻辑性的决定如何行动,这是偏好思考者的特征,你会希望给你做诊断的医生是一个这样的人。二偏好感觉者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他们最好从事一些需要很多同理心,人际沟通关系构建的工作,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和客服。

4.计划与发觉。一些人喜欢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这些人是计划者,另一些人更喜欢灵活随性,这些人是发觉者。计划者专注于计划并遵行,而发掘者喜欢关注周围发生的情况并适应发掘者的工作方式,是从外到内,他们观察情况,然后分析原因,寻找应对办法,他们还可能比对对比,选择多种可能性,经常因看到的太多可能性而无所适从,a计划者的工作方式是从内到外先看清楚目标,在想怎么做计划者和发掘者往往难以相互理解,发掘者经常看到新情况就改变方向,计划者经常对此感到不舒服,他们的决策时非常重视先例,并认为以前怎么做,现在就该怎么做,计划这也会让发觉者感到不舒服,觉得他们僵化,不善随机应变。

5.关注目标和关注任务。一些人关注日常任务,另一些人关注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关注目标,设想能力最强的人,看到逐渐变化的大局,也更有可能做出有意义的改变,预估未来的事件。这些目标导向的人能从日常任务中跳出来思考未来做什么怎么做,他们最适合创造新东西管理频繁变化的组织,因为视野宽阔通观全局,所以他们通常能成为最能勾画未来蓝图的领导者。

而关注日常任务的人更善于管理,没有什么变化,按部就班的事物,任务导向型的人倾向于参照已经存在的东西,做出渐进的改变。他们不会快速地偏离现状,在突发情况面前,更可能措手不及,另一方面他们通常非常的可靠。尽管看起来他们的观察点比宏观思考者狭隘,但是他们的角色也同样重要。

无论在私人生活还是工作中,你和其他人合作的最好方式,都是把具有互补性特征的人搭配在一起,创建最适于完成任务的团队组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让女人失望的不是你没有钱,而是在你身上看不到希望。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人和你同甘共苦的决心,但你要拿真心来换。 ...
    一弯青藤阅读 224评论 0 0
  • 李健的《异乡人》总是在耳边想起,每次听到都会想家。 在外面,从来都不敢和任何人说想家。 孤独,不 ; 慌恐,不;...
    香菇炖梨阅读 73评论 0 0
  • 学校里的樱花还没有开,春天讨厌的雨也按部就班的来,该吹得风也一次没少,一切都和之前一样。 但还是有不同呢。 因为,...
    夜yeyan宴阅读 2,966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