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读书的人很多,网络上不乏牛人们些的阅读方法论,而我也有我自己发现的阅读规律与方法。我与网络上的这些牛人对比了一下,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我的方法不过是众多方法中的一个点而已,不过我始终认为知道方法其实没有用,关键还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今天我想说的方法就是“小主题”式阅读。
曾经我阅读书籍的时候会有一些“畏惧”,尤其是面对长文书籍,那种几个手掌厚度的书真的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当然我不认为书越厚就越好,反而我觉得能简单的将事情道理方法说清楚,不用太长的篇幅的作品更加深得我喜爱。但是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书,而且一旦进入就容易陷入其中,最后变得不了了之从而产生挫败感。这一类书籍还不少,很多都是西方学者的居多,因为外国人总是喜欢把一个简单的东西展开来说,说得非常体系化,使用大量的篇幅例子来证明道理观点的正确性。这曾经一度让我感觉到非常的“懊恼”,我个人觉得这些西方学者就是喜欢把一个简单的道理变得复杂,中国人可能都不觉得需要做解释说明的逻辑,外国人就是喜欢研究。这可能是我带有一种对西方读物的偏见,但我内心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而且我觉得带着偏见看世界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最起码我有自己的观点。但是这种畏惧感如何消除呢?我曾经一度困惑如何阅读这种类型的长文,感觉有些内心发怵。直到我发现了一个方法:小主题式阅读法。
首先要找到属于你的大主题:这个就是我上两篇提过的简单工具表,将人生划分为很多维度,找寻自己生命当中的最想发展的那个维度下手。大主题可是属于思维框架层面的基础,这就好像盖楼房打地基一样那么重要。比如我曾经觉得自己身体不好,自我总结也是因为抽烟这些不良嗜好造成,那么我就从身体健康这个大主题开始下手。那么小主题又是什么呢?小主题可以是很多,例如:如何戒烟?如何减脂?如何提升精力?如何营养均衡?等等和身体健康一系列小主题就出现了,那么这个大主题下面你就可以做出选择,选择一到两个小主题开始入手了。
第二步就是在小主题的维度开始找阅读书籍,这也就是常说的选书,选择一本好书,而且尽量选择名人大咖的。也可以是资讯类,总之不需要复杂化的东西尽量简单。就好像我当时研究健身知识的时候,我喜欢到知乎等这些专业的软件里面搜索专门的话题,然后参考网络达人推荐的方法,选出适合自己的执行,我觉得现在的网络世界非常的开放,知识非常丰富,想要获得知识有时候非常容易。我们其实最难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不知道如何选择什么知识去获取,而主题阅读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第三步面对专业长文选择小主题式阅读:选择好主题方向之后我们可能会遭遇的困惑是-----我们不可能永远都选择短小精悍的资讯阅读,我们也需要书籍系统的补充知识,并且很有可能会遇到比较专业的“长文”书籍。知识上升到一定程度都需要体系化,所以碎片化的阅读始终都是学习的初级阶段。那么我们进入到这个时期该如何面对比较厚的书籍来建立好的阅读体验呢?同样还是小主题式阅读。其实再长的文章都有核心思想,那么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的是文章的框架是什么?然后要做的就是拆开,拆开之后就分别寻找每一个独立部分的“小主题”,就拿最近我在读的一本《故事写作大师班》,这本书真的很厚,一开始我真有点发怵。不过后来用了小主题阅读方法之后发现读起来也简单。文章的整个框架被拆开之后,就被分解成了:前提、结构、角色、论点、主题……等很多部分。那么我们就只需要针对每一个小部分开始设定小主题阅读即可。也就是这些部分可以被独立拆开来看,这就好像原来我们看的美国片《老友记》一般,诙谐幽默的朋友故事被他们的生活串联在一起,以时间为主线同时每一集故事又相对独立。每一集故事都可以让人看的津津有味,这就是小主题式阅读的妙处所在了。
所以小主题式阅读其实就是跟随自己思考的一种阅读方式,其本质就是要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方向提出问题,如果你没有问题那么阅读是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兴趣的。总结我曾经一次次失败的阅读经历,归结到最终一点就是:盲目。我不知道我要在那个主题方向上获得什么,从而导致我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盲目的阅读之中,最后都是以失败的放弃收场。重新整理书架上没有读完的书,回忆曾经没有读下去的理由,发现自己都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造成,阅读其实本质也是需要解决人生的困惑与问题,这样才能读出自己的趣味,坚持下去,你说呢?今天的小主题阅读方法论对你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