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知识
1️⃣、李松蔚将心理学流派按时间分为6个路径: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精神主义,行为主义,认知科学,人本主义。
2️⃣、心理学的开端是在1879年,德国人威廉·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他的学生铁钦纳把研究人的心理“有什么”,而不是“为什么”,起名“结构主义”,这就诞生了最早的心理学流派。
3️⃣、结构主义核心是创造了局外人的视角,定位不同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客观的解决问题。举例三个场景,“描述一个人”,“解释一个人的行为”,“心理咨询和干预”。
4️⃣、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适用边界,结构主义也如此,因为人是复杂的,理解了部分,不等于理解了整体,要客观的看待。
我的思考与启发
1️⃣、伟大的事情,也是从枯燥琐碎的小事开始的,心理学家们的好奇心,最终让广大群体受益。所以不要小瞧了这一年365天陪伴共学,每天学一点心理学知识,累积一年的时间,肯定会有变化,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
保持好奇心也特别重要,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头,比如我看到玖玖酱笔记“见感思行”里透出的思考,Nicole笔记清晰的逻辑线,都可以帮我打开一些新的视角。
2️⃣、我的情绪,我的认知过程,我的思维方式,我的人格特征,它们≠“我”这个人,跟我的头发,衣服一样,我不满意了,就可以换掉它们。这句话太酷了,用在自己身上,会有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当我点评幕布作业遇到困难时,这个困难大到我无法启动,心里就有个声音跳出来攻击自己“你是个冒牌货,你根本没她们想的那么好”,然后本来就没信心,变得更加沮丧,别人分分钟能干完的事,却能困住我好几天,没法启动,像个木头人,看着deadline渐渐推移到眼前,焦虑却动不了。
“我真的那么差吗?”当我用这句话问自己的时候,那个声音就变小了,“我可能现在还做不好,但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先去做吧,想办法吧,重要的是要“做”这个动作,而不是“想”,情况才会有变化呀”。
学习了这节课,我才知道这种就是结构主义,把具体的心理结构与整个人做分离,那个攻击我的声音,并不对,做不好的这件事也不能代表我整个人不好,结构主义告诉我,再有这种攻击的声音出现时,我可以像我不喜欢的东西一样,扔掉它。
这种把坏情绪分离出来,不否定自己的全部的方法,就是结构主义的贡献,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我对自己说,我的确是不会,做不好是正常的,那如果这样想,并没有让我变得更好,这时候结构主义就不适用了,不能用这个方法当做自己不去做某件事的借口。
想到第一课里学到的:心理学最终的方向是为了提供帮助,帮助我们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