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艺术(一)能被复制的想法

导读:

擅长表达与沟通,在复杂的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能把观点传达给他人引起共鸣的人,机会更多,好好说话是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为此,我准备做个专题,结合《让创意更有黏性》这本书和TED总教头安德森的一些观点分享给大家。

萧伯纳说:如果我们交换苹果,彼此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交换想法,每个人就会有两个想法,甚至更多。

不管是沟通、谈判还是演讲,本质上都是在交换想法。可是,交换想法比交换苹果难一万倍,交换失败会给我们带来大量的问题。

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半天,有的同学听不懂,直接开小差了,也有的在记笔记,但回去以后还是忘记了。就算是布置家庭作业,被家长打骂,上几百元一节的补习课,还是无法保证每一个人都能考出好成绩。

有的公司领导在会议上宣布政策,布置任务,员工鼓了掌,做了纪录,执行的时候又一头雾水了。

为什么传递一个想法如此困难?

事实上,将一个想法送进大脑的科技含量比登月还高。

老师的挑战

老师的工作可不好做,老师所知道的知识远比学生能记住的多,学生们懵懵懂懂的冲进教室时候脑袋是一片空白,却要记住勾股定理、法国大革命、力学公式,那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我来解释一下。

老师的大脑里面有数十亿个神经元,其中几百万个链接在一起,产生了一堆数据,也就是一个想法文件。上课时,老师需要将这个文件同步复制到几百个学生的大脑里面去,而且要保证能够存储起来。任何一个数据错误,遗失都会导致考试成绩扣分。

演讲者需要将脑中的信息同步给听众

所以,老师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就是复制的想法的过程。

问题是,我们大脑之间没有数据线,也没有无线网络,科学家是没有办法的。

唯一的办法是靠我们的语言了。

好的语言表达会让想法变成一块牛皮糖,吃过一次,黏在牙缝里的感觉就再也忘不掉了。

黏性:易记及持久的影响他人

史上有一些著名的牛皮糖想法:

一个青年男子在酒吧请性感女郎喝酒,醒来后躺在铺满冰块的浴缸,旁边有一张纸条:不要动,拨打120,你的肾没有了,男子摸摸腰部,发现有一只输液管。这是十几年来世界范围流传最广的都市传闻。

英文谚语“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西班牙人说:“一鸟在手胜过白鸟飞天”;波兰人说:“手中的麻雀强过屋顶的各自”,俄罗斯人说:“山雀在手好过白鹤在天”。这个说法出自于1678年的宗教寓言故事《天路历程》却流向全世界。

还有《狼来了》的故事,从小到大你肯定听过也和别人说过。

大量的谣言、谚语、故事、成语,为什么这些想法能广为流传?因为只需要听一次,你就能记住并完整的复述给别人。

当我们要传输一个想法的时候,比如一个广告,一次演说,或者一次沟通,怎么让它很容易被复制,非常有黏性呢?

我们只要掌握6个表达原则,分别是: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和故事。

可以通过这六个原则来检查我们的想法,其中简单原则是基础,结合其他5个原则中的一个,我们的想法就可以被复制,使用的原则越多,想法越有黏性,沟通的效果越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长不能责怪一个遥远的祖先来逃避自己的责任;孩子都调皮,但是没有坏孩子;只有知识并不能阻止错误的行为;学生的迟钝...
    快乐的老三阅读 3,118评论 0 1
  • 人是一种善变的奇怪动物。小时候敢玩毛毛虫、抓蜘蛛,现在打这两个字都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同样的小时候当众大方表演的...
    落落的萝卜糕阅读 1,306评论 0 1
  • 幸福是需要修出来的~每天进步1%~幸福实修14班~01组李玉珍# 20180208(16/60) 【幸福实修目标】...
    stx2010阅读 1,15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