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三字经》云:“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既然《论语》为“四书”之首,我想一定有其他经典无法超越之处。鉴于此想法开始读《论语》,在家时也会经常播放。但往往只听了第一和第二章就被琐事打断。现在重新读《论语》,还真有点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通读整篇《论语》最大的感受正如老师说的:无论士、农、工、商都可以指导你的工作和学习。《弟子规》整篇也是在诠释《学而第一》中“弟子入则孝……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段。然而《论语》既有理论又有事例。而且师生巧妙的一对一答,如身临其境。现在读《论语》,我经常会去想象当时的场景。夫子和弟子的一笑一颦仿佛会浮现眼前。

      现在只读了八遍,只能理解一部分,还有很多困惑。难道真要读书千遍,才能其意自现吗?为此,还特意请教了老师。老师说读两百遍它的意思就会像浮萍一样,自然流露出来。其实,每读一遍我对《论语》的理解也会多一点点,有时还会联系到生活中,学以致用。小到修身、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我想这才是读《论语》最终的目的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以“仁”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己复礼为仁,仁的根本是爱,仁的基础...
    芒果纯阅读 698评论 0 13
  • 偶然读到论语中的“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说明志向的重要性,但你的志向是什么? 论语不是没有,而是...
    139亿阅读 566评论 0 1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燕贼阅读 1,279评论 0 8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燕贼阅读 1,110评论 1 4
  • 随着各种理财新方式的横空出世,理财再一次引领社会热点话题榜。作为近年来最受大众关注的一个方向,理财方法成为了一个热...
    cherry8843阅读 26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