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选在了瑞金城北五公里处叶坪村的叶氏宗祠前。选择这里的理由是:敌机轰炸的时候会议代表们可以迅速向附近的密林中疏散;另外,叶氏宗祠前有一块面积很大的草坪。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的一天,红军士兵在这片草坪上平整出了一个巨大的会场。他们还在会场附近搭起了一座宽敞的席棚,席棚下的饭桌呈五角星形排列开去,足够一千人坐在一起就餐。苏维埃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各省、苏区各县以及红军各个军团。代表中年龄最小的是一位年仅十五岁的红军战士,年龄最大的是一位裹着小脚的六十多岁的农民老太太,这位红色政权的热情拥护者一接到开会通知就从她居住的村庄出发,整整走了一个半月才到达叶坪村。苏区成立了交际委员会负责接待会议代表,委员会为每位代表准备了一套专门的装束:蓝色棉布做成的红军式的裤子;钉有纽扣的翻领上衣,衣袖左臂缝着用布剪出的一颗红星;胸前一条系着结的丝带,上面写有代表登记号码;一顶草绿色的帽子,上面嵌有一颗红星,同时缝有一条红带,红带上写有“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的字样。红军居然还在会场上安装了电灯!电线接在一台缴获来的发电机上。当地的农民从没见过这种亮晶晶的东西,他们围着电灯看就是不走,感叹说红军什么事都能办得到。红军在会场的大门两侧一边挂上了苏维埃旗,一边挂上了共产党党旗,还把大门用松树枝、柏树枝和菊花装饰起来,菊花的中间镶有两颗巨大的星星,由于苏区出产白银,那两颗星星是纯银制作的。

      终于到了开会的那一天。天还没亮,工作人员就在会场一遍遍地检查电灯是否能够正常地亮起来;而女红军则对会场内悬挂的“勇敢、勇敢、再勇敢”和“学习、学习、再学习”两条标语的位置进行了反复调整,直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表示了满意为止。早晨六点整,两队司号员一起吹响了军号,住在山坡上临时帐篷里的代表们排成队沿着山路走来。红军警卫师列队鸣枪致礼,然后由共青团和少先队组成的合唱队开始演唱瑞金最流行的《红军进行曲》:

同志们,你拖枪,我拉炮,

一齐向前扫!

阶级敌人真万恶,

努力去征讨!

同志们,争自由,向自由

保我苏维埃!

帝国主义反革命,

打倒国民党!

同志们,向太阳,向自由,

向着光明走!

你看黑暗已过去,

曙光在前头!

    红军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宣布大会开始,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项英等领导同志就政治、土地、劳动、红军等问题作了专题报告。下午民主选举大会主席团,被选举出的主席团成员有:一个铁路工人、一个印刷工人、一个矿工、一个造纸工、一个卷烟工、几名党和红军的领导人,还有一名纺织女工、一名女农民和一名女赤卫队队长。

      整个会议期间,苏区如同过节。开幕的那个晚上,红军组织了浩大的提灯游行,一团一团橘红色的灯火闪烁在大地上像星河一般。会议进入到各地代表发言的阶段气氛严肃,代表们就土地分配、阶级政策、军事作战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各委员会紧张地起草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有关土地、婚姻、教育、经济、财政等方面的法规,这些重要的法律法规要经过代表们激烈的争论通过后才能正式公布。会议选举了国家和红军的领导机构。最后全体代表庄严宣誓:终生奋斗干革命,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都不背叛自己的理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