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1 自我尊重
这是什么
简单地说,自我尊重表示我们的自我感觉有多好,反映完全接受自我的能力。《韦氏词典》(1993)对其做出这样的定义:“考虑自己或自己的利益。”相反,它将“自尊”定义为:“对自我的信任、满足和自重。”
我们喜欢自己,能够完全尊重自己,接受自己的好与坏,便体现出自我尊重。巴昂提出,“根据完美的认同感,依靠自尊和自重,肯定自己。自我尊重的人感到富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与之截然不同的是感到无能自卑”。
为什么必须关注这种能力
显然,这等同于“为什么我必须关注我自己”这个问题。自我尊重是一种关键能力,因为若没有完美的认同感,让人懂得尊重自己,那么将根本无法真正地融入生活,无法做到对爱情或工作完全忠诚。缺少自我尊重通常表现出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不愿意运用正确恰当的现实判断探索自己的世界。
巴昂在研究中发现,自我尊重是“能力行为的一个最重要的指示器”。
如何构建这种能力
站在镜子前,双眼盯着自己,大声、威严地喊三次自己的名字,然后保持沉默,感觉自己慢慢地呈现!然后大声鼓掌,弯腰鞠躬
你是否对生活中取得的成就感到实至名归或愧不敢当,这种感觉是经历、价值、态度、行为和期望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依靠诚实程度和自我察觉水平,或多或少地能够准确认识这种感觉。
自我察觉反映你对自己感受的了解程度,那么自我尊重则表现你对构成自己的所有特征的了解程度和喜爱程度。很大程度上,这是由通过外表行为,协调一致地表达价值观和期望的程度决定的。因为你朝着某个目标努力,而远离其他目标,其动机大多是无意识的,构建健康的自我尊重必须包括不断的自我探索,这样才能不断地发现更多的自我,充分表达完整的自我。
自我尊重与问题解决和自信的联系也能说明16种能力深刻的内在关联。如果一个人无法成功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不能坚持并实现自己的目标,就不可能拥有最高程度的自我尊重。同样,随着自我尊重的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信程度同样会得到增强。
改变后的成效
由于自我尊重是能力行为最强有力的标志之一,因此其能力的提高能够形成更丰富、更灵活、更自信、更安全的身份认同。随着个体继续构建更积极的自我尊重,其享受生活、服务他人的能力将得到发展。
明星人物
多丽丝·莱辛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家。她出生在伊朗,父母是英国人。她从小生活在殖民地罗得西亚,也就是现在的津巴布韦,现居住在伦敦。她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曾荣获多项奖项,并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被认为是一位非裔作家、女性作家。现代主义作家欧文·豪称其为:“人际关系的考古学家。”2007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大会上,组委会的颁奖词说道:“她看待人类各种行为方式时能并处偏见,奋起痛陈社会不平现象,深刻入里地剖析第三世界的贫困和腐败问题,成为本世纪女性角色的化身。”
她被高度评价为最重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语作家之一。她的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关注广泛的社会问题:早期小说描写了非洲种族政策;代表作《金色笔记》等作品刻画性别歧视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作品探索家庭和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问题。莱辛帮助我们审视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她通过敏锐的视角观察世界,并将之转换为文字作品。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如此坦率直白通常不被社会所接受。然而,她巨大的勇气和决心让她敢于刻画看到的真相。她强大的自我尊重让她能够分享自己的能力,令人感动。
电影人物
在《麦田守望的女孩》中,珍妮佛·安妮斯顿(Jennifer Aniston)是自我尊重能力发展的典型范例。作为年轻的高中毕业生,她结婚成家,并在一家连锁折扣店工作。她的生活平淡无奇,枯燥乏味。在与保守的小城镇“截然不同”的一位年轻男子的接触中,她进行着自我探索。经过一系列困难,包括她的怀孕和这个年轻男子的自杀,她她开始深刻思考自己,变得更加富有生气,更加完整,更加懂得自己、接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