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毛也说过:“书读多了容颜自会改变”。我想这不是骗人的。如果你想纤尘不染、时光静好、岁月无痕,那就读书吧。
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这是杨绛先生对读书的理解。
想知道,书带给杨绛先生的是什么吗?请看下图,杨绛先生身上仍然有一种避喧嚣宁静致远的气质。通俗来说女人需要书房,重要程度不亚于女人需要衣橱,因为一个养内,一个安外,缺了哪个都会令人遗憾。
我爱好广泛,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宋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对于古人说的读书观点,我亦感同身受。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会有不同的感受和领悟。清醒时读晦涩难读的哲学宗教类书,糊涂时读醍醐灌顶的智慧类书,烦燥时读风花雪月的小说与散文,清醒,糊涂,烦躁时,只要有一本好书在手,就有了日子里一剂良方。
但是我不得不说,读书真的没什么用,它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又不能让你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但是它能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更圆满,从而让你感到快乐,前提是你真的喜爱阅读这些书。我要说的是“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
2016年在杭州参加完《攀登读书会》便给自己制定了年度读书计划,一年50本书。我的阅读量还比较大,平时会利用午餐后的30分钟,上下班的路上,开会的时候,晚上睡觉前的一个小时。
周末休息时,会抽一天的时间泡在图书馆里。在合理的零碎时间里安排合理的看书方式,看合适的书。我看书的途径有三种:纸质书、kindle电子书、手机电子书。我一般在上下班坐公交车的时候会选择方便拿的手机看,在飞机、火车、旅行途中或者其他不方便带书的场合会选择kindle,在单位或者家里都是纸质书。所以,我一般会在同一个周期内看5-6本书。
读书不一定要读完一本再换另一本,我认为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保有一样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清晨,在开始工作之前,我总要读一会书,书的内容不是科学就是哲学,因为这类书需要清晰而且注意力集中的头脑,就这样,我的一天开始了。当一天的工作完毕,心情轻松,又不想再从事激烈的心智活动时,我就读历史、散文、评论与传记。晚间我看小说。此外,我手边总有一本诗集,预备在有读诗的心情时读之。
流年有声,岁月无痕。我们不过是光阴里的匆匆过客,看一段风景,听一首曲子,悟一种人生。那么,做一个淡雅的女子吧!让日子染上书香的味道,在淡淡的时光中轻捻素心,拈花浅笑。
阳光明媚的时候,聆听花开的声音,让一颗心染上花香;飘雨的日子里,静静感悟雨中的情怀,让思绪随着风雨飞翔,让所有的不快在指尖流过,抖落心灵的尘埃,把颜色留给岁月,把简单留给自己。
静静的夜,窗半掩,月半明,一盏温柔的灯,一本打开的书。今夜无眠,还好有你们相伴,月斜人静夜读书,是一种享受。
世界读书日谨以此文献给爱读书的你们。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