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参加了一个婚宴,席间各位长辈开启了拉家常模式,一位大妈说道:“做人还是得低调啊,你看看谁家小谁……”大家纷纷附和着:“对对对,闷不吭声的才能干大事……”
席间主座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小声说了句:“还得辩证来看,有时候还必须得高调些”,但这句不契合主流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了嘈杂的人声中。
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句话,细细思索后私下和这位老师做了交流,他频频点头称赞,说到:“不简单啊,小伙子”。
下面就聊一聊我的看法。
一、做人为什么要低调?
从小到大,我们中国人就被灌输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闷声发大财”“扮猪吃老虎”等人生信条。哪怕是现代人的思维里,低调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最好的方法。于是乎,大家都秉持着这样的观念,无条件的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低调做人总是好的,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肯定没错。
低调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是隐藏自己的实力不显示出来,不想引人注目。为何有而不显呢?因为这样可以防止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是出于一种自保心理。但前提是,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和内涵,身处一定位置,需要“低调”这种手段来保存实力或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你现在既没有实力有没有内涵,身处低位,你的低调是又为了什么呢?
二、身处低位的人要适当高调
不论何种境地,如果一味秉持着“做人要低调”的座右铭,无异于一种教条主义。不能为了低调而低调,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沉默、什么时候该放肆。
对于身处低位的人,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是保存实力、防止利益受到侵害,而是在具备一定能力基础上适当高调,想尽办法被别人注意到,从而获得提携帮助。
有人会反驳,如果张扬招致灾祸那岂不是更惨?
在我看来,身处高位的人高调,属于高风险低收益;而身处低位的人高调,属于低风险高收益。并且这里指的高调,是有的放矢的战术行动,而不是毫无目的的胡乱高调。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能力比你强或者水平相当的人大有人在,但生存资源、发展资源却是极其有限的,一直闷头干事,想着自己这块金子总会被人发现,无异于痴人说梦,你必须得自己发光才行。
君不见有那么多职场失意的能人志士,总是郁郁不得志,感慨着自己这匹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不可否认的是,其中确实不乏能力出众者。但守株待兔是等不到伯乐的,必须得学会主动出击。
其实不论高调还是低调,都只是一种方法手段,而非最终目的,究竟该选取哪种方式,需要实事求是根据当下处境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