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益和三六观(五)Education-Philanthropy-and-36Viewpoints@2019.04.19.

今天下午即将离开奥马哈前往“西行”的最后一站 - 西雅图,抽空把 新浪博客本主题最后一篇博文 搬过来,内容如下。

其实,本系列的(六)前两天已发布,(五)更像是一个图形化的总论,比较抽象,留待之后慢慢细化。

今天顺手把这两天令我感慨的奥马哈城市文字“信息”一瞥在小文里分享一下,具体如文章最后的多幅照片。想借此表达的内心感概点在于: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人格化”自己所认知的世界,而“人格化”的基础是自己的认知系统。正所谓1000个人眼中的“哈姆雷特”都是不重复的。

******分割线@2019.04.19.below******
今天开始,终于三六观(36ViewPoints)可以有缘稍许细化一些了,从2019年3月21 的博文《图解“认知三十六观”之六维图解》的缘起到今天,也竟过了二十多天了。废话少说,先从下面两张图引出六个核心维度的解读。

图一:是人类最基础的八种感触或行动能力,基本可分为三类:“观、闻、听”称之为内化,是人受外界影响的方式;“言、行、念”可以称之为外化,是人对外界的最直接影响;而内、外化之间是“触”、“悟”两种媒介,一个偏有形、一个偏无形。正是这八种能力,使人之所以为“人”

图二,讲述了“外化”“外在”的关系,媒介是“信息”“能量”,而这样的有效交换,也就构成了人的真实“存在”。那么“外在”世界的时间、空间、物质,便和我们通常意义上认识的宇宙是一个含义。

图三:于是,在图三里,我用外在“时、空、物”外化“言、行、念”构成了三十六观六个核心维度

好了,力争每天二十分钟搞定,今天就先这样,后面再慢慢细化吧。

******分割线@2019.05.07.below******
以下六张只是随意之选,还有不少有趣的图片,有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我边喝咖啡边分享哈。信息无处不在,缺的是“发现之眼”

州政府办公大楼
Downtown剧院海报栏
酒店房间墙壁
街道一旁的立碑
CostCo收银台
街边大学商学院的广告
教堂墙壁的纪念文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