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半旧的木床上,感觉头部和右肩有点疼痛。我挣扎着坐起来,只见自己置身于一间陌生窄小的房子里,房间很简陋,但摆放了不少坛坛罐罐,中草药味道很浓。我随身背带的斜胯包被放在枕边,我检查了一下,没见少什么东西,手机也还在。打开手机,手机显示的时间是周日上午8点46分。我努力回想着昨夜发生的事,明白自己应该是被车撞到了,但不知怎么来到了这里。
这时候,房门被打开,进来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见我已坐起来,就走近对我说,你醒了,昨夜你在岔路口被一辆货车撞了,还好货车已急刹;等我跑出来,见你仆在路上,司机已开车逃跑了;不过你的伤势不重,只被撞了一下头部和右肩,算是万幸!我已帮你涂过药酒,放心,这是我的祖传秘方,包你没事。
原来是眼前的这位老人救了我,我忙向他道谢。他接着问,昨晚你一个人为什么那么晚了还走到这里来?我说,我是送一位朋友回家后,准备返回市区的。老人顿时露出了疑惑的眼神,说,附近并没有人家居住啊?这条岔道进去只是一个陵园,我就是负责管理这个陵园的,这一带就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住。
我吃了一惊,这怎么可能,只是一小段路,我应该不会走迷路啊。我急忙将林紫衣原来写给我的地址拿出来给老人看,老人看过后,表情更是奇怪,说,这里并没有什么“清泥街”啊,倒是里面的陵园叫“青泥冈”。
我感到一阵战栗,然后让老人带着我,进到陵园里面看看。
外面是晴天,光线很好。原来老人的房子就建在岔道旁,只是一间孤零零的房子。我跟着老人,重新走进这条岔路。路边还是开着那种不知名的白色野花,但昨晚上……昨晚上影影绰绰看到的房子、小巷为什么全不见了?只见呈现眼前的只是荒寂的土坡!尽管天气还是很凉,但我感到浑身冒汗了。进到陵园里面,我让老人带着我,一排一排地数过去,数到第十三排十四号,正是最靠边的一座陵墓,当我看到立在面前的墓碑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只见那块布满斑驳苔痕的墓碑上,刻着如下文字:林紫衣之墓,中华民国二十八年春。
坟茔长满荒草,看来已无人祭祀。在陵墓的旁边,紧靠陵园围墙的地方,却长有一株栀子树,白色的花朵正飘散着淡淡的花香。
我急忙掏出手机,哆嗦着拨打她的号码,但电话却一再提示是空号,无法拨通。
我感到一阵天昏地暗,懵懵懂懂间,听到老人说,这已经是民国年代的墓了,被葬的主人据说是当年最红的歌星,市志里还有记载。
临近中午,我惴惴不安地赶到该市图书馆,借阅这里的市志,翻到“人物篇:各界人士,民国卷,第785页”,终于查到关于林紫衣的资料:“林紫衣(1912——1939),民国期间本市歌星,所唱歌曲,深受大众喜爱,影响之深,一时无两。后自缢身亡。”而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下面附有她的一张照片,但这张照片不正是我上星期才帮她拍的那张“紫衣照”吗!?对这张照片,我不知已看过多少遍,每一个细节已印记在心,但为什么却早就印在了这本破旧发黄的市志里?我再细看照片右下角标注的文字,只见上面写着:“林紫衣,民国28年暮春”。
我目瞪口呆,感到一阵晕眩。因为我清楚地记得,我写的是:“林紫衣,2008年暮春”。
回家后,我立即打开电脑检查,却发现原来保存在电脑里的林紫衣的照片,已莫明其妙地全部不见了。再上网打开QQ,发现她的头像和号码,也没有了踪影。我很茫然,试着在QQ查找条件里,输入“紫衣”二字搜索,却见 QQ显示的搜索结果,用“紫衣”做名字的,不知有几千几百个!
斜阳的余辉里
你不经意的
浅笑蹙眉
我整整一季的 梦
已开满繁花
你在旧墙前的影
我曾用目光
轻轻缠绕
结了一段心事
慢慢 瀑成
紫色的
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