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一最近过得很快乐!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又一次充盈了她的身与心。
林中宇是个很聪明的伙伴。他很清楚要什么,如何快速又高效的获得。他行事的作风该务实的时候务实,该务虚的时候务虚。他有奇特的感染力可以给到团队,一种可以讨厌他,却不容拒绝的压力,财务团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换了风格。和这样的团队配合起来,对朝一来说舒服又省心。
前期一个个部门过指标,沟通,谈判,拉锯。好几个业务老大单独约朝一了解具体的指标含义,总体上第一次背指标老大们都很谨慎也很重视。黑金在变化,黑金的市场前景非常好,谁也不想掉队。
朝一也有来自内部的压力。Kiko单独约聊她的频率明显增加。朝一每一封邮件都抄送,每一周都认真写周报,甚至将项目计划和进度作为单独的附件发送。但,不知是Kiko阅读不够,还是有其他想法,仍然把每一天或两天的一对一放在日常的工作中。朝一觉得很浪费时间,她的文档很仔细,成熟的管理者不应该是这样。但细想,Kiko虽然名义上负责集团的招聘和薪酬事宜,但集团招聘除了渠道管理和成本监督,是没有多少话语权在具体的面试和录用环节;薪酬福利绩效则是完全的集团管控。
朝一不是新人,各方力量的平衡,就算心里烦,面上也会做。只是不知道是否让各方满意。但她做自己兴趣的事情一般不会留太多注意力在无关事情上。
显然,她的对工作的专注以及深度的思考,以及有机会和业务老大们的对话,令她的影响力在加大。
林中宇牵头的几次会议,她的思路和发言都自信许多,她提供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居然被林中宇当面认可了好几次。
这个男人并不会轻易夸人,也不和蔼。有几次,因为项目进度没有按照时间走,他居然把几封邮件打印出来一条条和朝一过。
“天呢,他脑袋里装了什么,这么细致的问题,被他揪住简直觉得无地自容”。
但回过头来,仔细回想他关注的东西,往往是非常关键的。他和Kiko不同,很细致,但是并不拘泥于小节:没有PPT,excel能说明的,数据分析能说清楚的,在他那里完全没问题。
他的口头禅:“milestone,deadline,根本原因,理由,后果,可以做什么”。他工作起来是个机器吗。
偶尔也会聊一些他过去审计时候的案例,那时候他平和很多。但你要相信,林中宇说的案例绝不会无缘无故。这个人说什么,做什么一定有目的。
被他带动着,虽然有压力,朝一整体的状态却越来越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