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在慢慢地看《冰果》,好多次,都看得心潮澎湃,觉得发现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看到《冰果》,不知不觉就联想到安达充的漫画。在朋友圈里写到,虽然《冰果》的主角是少年,但要用成人的思维去看。然而转念一想,不是我们应该用成人的思维去看,而是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就是在用成人的思维去审视青春的吧。
青春的懵懂、悸动和彷徨,身在其中的少年少女恐怕是浑然不觉的。真正看懂青春,是在青春结束之后。
也许像《冰果》和《touch》这样的作品,作者是借由年少的主人公来传达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吧。用青春这个最单纯的舞台,去呈现自己的思考。
同时,看着《冰果》,我的心里不止一次呐喊着:“为什么国人要给动画加上那么多限定?为什么要用那么局限的眼光去看动画?动画不等于儿童、不等于热血、不等于宅、也不等于高科技呀。动画,它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是一种表现力非常强大的艺术形式!”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只是一个载体,用来承载人们的思想。载体有特性、但没有属性,里面装的是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日本动漫产业发达,我觉得有一个最根本的、最本质的原因:是他们正确地认识了“漫画”和“动画”这两个词,没有给这两个东西套上任何不必要的枷锁。
所以,你会看到日本漫画可以涵盖小说中会出现的全部题材主题,会看到日本动画可以涵盖影视剧中会出现的全部题材主题。动漫绝不是面向某一个特殊群体的、需要被另眼相待的东西,它是全年龄段的、大众的、全民的。
在看《冰果》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为什么会对《大鱼·海棠》那么生气,因为《大鱼·海棠》彻头彻尾地给动画下错了定义。创作者的心里如果把动画看作“科技+美术”,那结果一定是把动画变成一个空壳。
技术是冰冷的,恰当地运用技术表现思想和情感的时候,技术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感染人心。
《冰果》的出色之处不在于技术的优秀,而是把技术运用地淋漓尽致。导演深刻地理解动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性所在,竭尽所能利用这些特性表现故事,让技术最大程度地服务于艺术。
我想,一部优秀的影像作品,一定是难以转换的。《冰果》如果拍成真人版,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很难呈现出动画所带来的观感。虚拟世界的创造性是不可替代的,“从无到有”的动画和“从有到更多”的影视有着根本的差别。《冰果》实在是把动画的创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每次听到有人说“动画不是我的菜”的时候,我都会觉得有些遗憾,他一定没看过他喜欢的那种故事题材的动画。我想,如果一个人喜欢电影,那他一定不会讨厌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