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总有一段路是要你自己走完的,总有一段时间是“含泪”的。”
最近,身边不少朋友辞职了。
问他们原因,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那份工作太委屈了。
我的工作特别辛苦,每天都要加班,工资还特别低;
我上一份工作,老板特奇葩,三天两头发火,对大家特别严厉;
我的那份工作太枯燥了,每天都在重复着机械的事情,看不到自己的前景在哪里。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委屈,特别想辞职。
没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
很多年前看《艺术人生》,里面有一期节目是朱军问刘若英:
“为什么你总能给人一种温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觉,难道生活中遇上难题的时候,你不会很气急败坏吗?”
刘若英说:“那是因为我知道,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确实是这样的。
也许我们每个人做的工作内容不一样,辛苦程度不一样,面对的压力和困难不一样。
但每个人的工作,都各有各的苦。
做医生有医生的苦。熬夜加班是生活的常态,高压工作,小心翼翼,生怕出一丁点差错。
手术室里,一位医生,为了避免患者头部在手术中晃动造成损伤,跪地扶着。
而这一跪,就跪了近20分钟。一场手术下来,医生的膝盖和腰酸痛得不行,双腿发麻,坐在椅子上休息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
“病人的病情要紧,没多想,便索性跪了下来。”
做老师有做老师的苦。看似每天只有两三节课,很轻松,而事实则是,老师课后还要花很多精力备课、批改作业,担心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成绩。
办公室里,一位老师深夜孩子批改学生作业,太累了,先趴桌子休息一会儿,等会还得继续工作。
“多花点时间,学生在高考中就能多考一分。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我累点算什么呢?”
离家外出务工的年轻父母也有自己的苦。
候车室外,两岁的孩子在爷爷奶奶里怀里,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妈妈不要走,用力向她招手。
她强忍着眼泪,满眼的心酸和无奈。
“孩子对不起,外出工作我抱不了你,不工作我养不起你。”
也没有一份工作
是完全令人满意的
经常有人告诉我,说自己要找一份喜欢的工作。
所以当工作不符合自己期待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要换一份工作。
可是,再换一份工作,情况真的会变好吗?就没烦恼了吗?
不一定。
朋友大新,原先在某公司做销售,但他不是很喜欢,特别羡慕电视台的工作,于是历尽艰辛去了自己喜欢的电视台。
可是到了电视台之后才发现,自己曾经很喜欢,在别人眼里特别好的工作,其实也存在不为人知的苦。
要绞尽脑汁策划节目的内容,经常在烈日当空或是大雨滂沱时外出采访,熬夜参与后期制作更是生活的常态。
半年下来,曾经他眼中发着神性的光的工作,也逐渐暗淡了下来,充满了生活的琐碎。
蔡康永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很难知道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
你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我觉得,用喜欢不喜欢来选择工作,对90%的人来讲,挺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