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和二狗交流了有关“人居环境学”的概念,其中提到了系统观。
人居环境学认为:
营建美好的人居环境需要将建筑、规划、景观融合,做到三位一体。应当跨越学科界限,应用各学科的优势,针对问题提出解决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的新方案。
在“以人为本,共同创建宜人的聚居环境”这个共同目标下,进行问题的解决。
(2)跨学科的重要性
这一段展示出跨学科研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人居环境学研究的是人类生存的问题,它强调的“跨学科研究,利用各个学科的优势解决共同问题”,事实上,只要是人类生存的问题,在当今时代必然离不开跨学科研究。
本质上讲,学科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沉淀出各个学科的知识。学科的精细化,也是文明进步的成果。我们在承载各个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忘记根本,那就是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任何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一个复杂系统中的问题。如果我们真正的要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跨学科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就比如要解决洪涝灾害问题。如果要应对一个城市的洪水,那么,水利工程、城市规划、医疗卫生、建筑工程、经济金融等等各方面的知识都需要用到。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整个城市的运转,而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是多个领域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运转的。如果要解决洪涝问题,跨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系统观的重要性
要想实现跨学科研究,系统观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系统观是跨学科研究的基础。
书中强调,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融贯多学科研究”。其中就涉及了“系统观”。
系统观指的是用系统的方法处理所有问题,避免仅仅考虑某一个特定元素或是某一个特殊目标的片面观点。从不同角度,用系统方法加以考虑,即以经济师,社会学家,政治家,行政人员,技术专家和文化艺术家的眼光来看人类聚集的全部知识。
事实上,不仅研究人类社会的问题需要系统观,个人发展也是需要系统观的。
因为一个人的发展永远不是孤立的,他的生存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运作的过程。
一个人的生存系统中,包括思维系统、生理系统、家庭关系模块、社会关系模块、生活事物模块、工作事物模块等等。
一个人如果想要做一件事情,那么就一定要看这件事在自己的生存系统中的位置、意义,否则,事情展开将会受到阻碍。
比如,一个人想要锻炼身体。他想通过每天跑10公里的方式来锻炼,那么首先就要清楚身体系统是否能够承载他的计划;其次,锻炼需要时间,需要长期规划,那么他就需要看生存活动中,是否能给自己空出这么多时间来去锻炼;另外,如果工作繁忙,每天消耗的体里脑力非常大,晚上回家再去跑步,是否会吃不消……这些都是选择一件事需要考虑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系统观,那么他在生活中,选择一件事的时候,就不会考虑对系统中其他模块的影响,也就无法真正的将这件事融入生活。
系统观是我们生存过程中的重要的武器,不仅社会发展离不开它,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系统观。因为任何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了系统观,会让我们作用事物的时候如鱼得水。
当然系统观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我们对系统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系统中的每一个模块所涉及到的知识都有所熟悉。
(4)
当今时代,系统观是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过程中面对事物的基础。要构建系统观,就需要足够的耐心,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去做好,搭建出自己看待事物的基础思维能力。这样我们自身的系统观也会随着我们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