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于睿站/油管/小红书的视角说些实话。
我的英语成绩即使在留学生中也算是很好的,不过听不懂公交车司机、乘客、餐厅服务员说话,只能听清少数句子和部分单词。非裔和印度人说话也几乎听不懂。路过一簇聊天中的印度同学,感觉自己是外星人。我感觉一亩三分地上爱说的族裔抱团问题,可能没那么多主动运作去党同伐异的心眼子,被动的听不懂可能是更主要的原因。英语母语的同学说话通常比老师快,也经常听不懂。
不会中文的American Born Chinese是一个很尴尬的群体,两头都不太讨好。有着中国人的脸,中国人的姓氏,吃饭时自动跟中国人分一桌,但听不懂桌上的聊天。
杜克教学质量比华科更好。没有科研压力、全职教学的老师比例不小,而且不是因为晋升无望,而是岗位性质决定的。有名企经历的老师比例很大,有的还要去公司开会,能够当堂用emacs写代码。助教更多更强,学校舍得花钱、助教们竞争上岗,也有一些博士助教。每门课都有用于提问留言板,每门课每周都有固定的课堂外答疑时间。PPT和作业每年都会有一些更新。教材可以确认是教授自己写的,因为里面有他爱说的口语句子、拥护的观点、自己的过往经验。上面的每一句话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读过陆本陆硕的朋友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直接取反再加个倍就是国内的情况了。当然,我相信华科如果投入同样多的经费,应该也能轻易做到这些。
关于“宽进严出”或者“快乐教育”的流行说法,我试图通过观察美国同学来了解。我作为助教在改作业时发现,在作业中标明了引用来源的,一般是美国同学,整体质量做得不错,能看见自己的思考。写得也非常详细,不输国内这些喜欢卷实验报告的同学。不同于国内实验报告,这边一般提交writeup,完全不拘泥于格式和长度,也不用交胶状彩印纸质版。
学校是完全开放的,各处都没有门禁。校内有课桌上刻了24年初时巴以冲突的宣传语,不过8月时已无余波。同校的中国同学中确实有一些公子哥,发帖问有没有车群,点开一看全是高性能豪车。当然,也有那种衣服比我还挫、完全不打扮、一看就成绩很好的理工女生。我有同学去旁听本科生的日语课程。综合来看,如果我是老板的话,我更乐意招陆硕同学,而不是美硕同学。如果我是有钱的父母,我会让孩子读美本,或者美硕。
求职场景。所有公司在招聘时会特殊照顾Hispanic/Latino、退伍老兵、残疾人,因为每投一份简历我都要花10秒时间在这件事上,所以我确信没有任何例外。仅部分公司会特殊照顾性少数。外国人想找工作非常困难,我暂未收到过任何国外公司(tiktok5个面试官都是中国人,还有1个人在中国,3个组有2个组的工作语言是中文)的面试。传统行业(如房地产,食品,保险)公司,即使非常庞大、宽裕,也不会招外国人。人工智能、国防、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公司,也不会招外国人,政府会以国家安全为理由禁止非美国公民进入一家公司(security clearance)。
校外生活场景。日常购买力一比三的情况居多,偶有例外,比如汽油1加仑(3.8升)3美元。暂未遇到任何和种族相关的不愉快事件,包括白对黑、白对黄。公交车上有非常完善的残疾人辅助设施,公交司机也会进行辅助。停车场有普通司机不能停的专属残疾人位置。公交车司机、政府部门文员、收银员、医生/护士会和你打招呼甚至闲聊(除非是中国超市的中国收银),与国内人均上班如上坟的情况相比,感觉他们更喜欢自己的工作。亚麻fresh买菜非常方便,会直接送到门口,使用体验类似国内的线上买菜。线下能十几刀买一条裤子。
有些地方没有人行道只能踩野草,电线塔布线是中国乡镇级别,天气恶劣可能会停电,我曾目睹电线塔喷火。建筑密度低,楼高低。加油站多,停车场多,车道少,红绿灯少,基本不堵车,车速普遍快。绝大部分高速公路不收费。机场数量很多。
安全方面。流浪汉确实多,买趟菜能遇到6个乞丐。步行去公交站的路上、公交车上我都遇到过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还有同校学生在通勤路上被抢。朋友花六百刀乐买的电动车,一周就被偷了。
烹饪上有些新理解。一是备菜,若一周买一次菜,需要做好性质和数量规划。二是香料,油也是香料,其它香料注意晚点放,确保香料覆盖率100%且勤轮换。三是利用科技,香精、吉利丁、培根、咖喱、拉面粉包、火锅底料,真的就是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