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张五常先生学习读书&思考方法|《吾意独怜才》

第一次知道张五常这位大师,是在王明夫先生编的《三度修炼》里,看到张五常先生写的《读书的方法》以及《思考的方法》,读后深受启发,因此印象深刻。进而对张五常先生非常感兴趣,又Google了张五常先生的生平事迹。

在图书馆借教育类书籍,无意间看到了张五常先生写的《吾意独怜才》,喜出望外,心满意足地借出拜读。

《吾意独怜才》的书名很特别,是语出杜甫的诗《不见》。

不见李生旧,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书名很吸引我,当我看到书名,猜想张五常先生肯定是位爱才之人。

《吾意独怜才》的封面是红色的底色,有一张略显模糊的风景图,一位女士和一位三四岁的小男孩走在山中的台阶上。翻开扉页,是“吾意独怜才”这几个字的书法,再翻一页是杜甫《不见》这首诗。


图片来自网络

《吾意独怜才》书中收集的不是作者求学经历时的文章,而是杀出重围之后老人家的回顾。读着此书,觉得张五常先生是一位非常真性情的作者,他的文字饱含着他的真情,或忿忿,或牢骚,或真情回忆,让你感受到作者的气质和性情。作者在书中阐述的读书方法,思考方式以及自己的经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反思。

第一,作者非常注重实践。

作者在文中以书法为例,讲到,如果一位书法理论家理论非常好,著书也很多,但在书法上几乎没有成就,根本不屑花时间去阅读书法理论家的著书。相反,如果书法家本身书法作品一流,他留的经验之谈,作者会去细细揣摩,最开始阅读,即使自己认为书法家说的是错的,也会让自己觉得他是对的。细细揣摩之后,发现作者果然是对的。

第二,做学问是为了兴趣,而不是为了找工作,钱财,光宗耀祖等。

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做学问是因为兴趣,找到了学问的乐趣所在而继续研究,不是为了能找一份好工作,或者能够光宗耀祖等外在的因素。我们往往会混淆目的和产出。学问的初衷是源于兴趣,而找一份好工作,金钱,光宗耀祖等其实都是产出,是你学问做好了之后的副产品。不应该把这些副产品作为你的目标去追求,这样的话就本末倒置了。但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学生往往会本末倒置,以至于对做学问得不到纯粹的乐趣,也没有兴趣深入做学问,究其原因是,目的不纯。

第三,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张五常在书中讲述了自己曾两次被赶出校门,中小学时成绩是倒数的。他二十四岁才上大一,比别人晚了5年。但又有什么关系,他对学问有了兴趣之后,就奋勇追上,他的成就超过了很多人。也许,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压抑学生追求学问的乐趣,以至于从学校毕业之后,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学习,觉得学校毕业了,学习这件事就可以束之高阁了。殊不知,如今发展变化如此之快的世界,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心态,是很容易被社会淘汰的。

第四,学习能力是可以迁移的。

张五常主修经济学,在世界经济领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他不仅对经济学有所研究,对摄影,历史,书法……等都有自己的研究。他戏称自己在大学里可以身兼好几门课。当你在一个领域达到顶尖的水平,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是可以迁移的,也比常人更容易在其他领域达到顶尖的水平。

《学习之道》乔希·维茨金也是这样的人物。他从9岁起便8度荣获全美象棋冠军的天才神童;他纵横西方棋坛10年后,改行研习太极拳,并连续21次荣获全美太极冠军及世界冠军的“太极拳王”。如果说象棋的冠军是有天赋的原因,那推手的世界冠军绝对是学习力的最佳体现。学习力是可以迁移的,乔希·维茨金可以把象棋的学习力和太极拳的学习力互相迁移,融会贯通。正如维茨金所言,“我意识到自己最擅长的既不是象棋也不是太极,我最擅长的是学习的艺术。”


图片来自网络

常常在简书上看到介绍读书的方法,也有一些作者介绍如何在一年内读100本书。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学习下张五常先生的读书方法。

第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张五常先生曾写了一篇《读书方法》,文章不长,却像醍醐灌顶,让我意识到需要改正自己的读书方法。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常常会想要记住书中的内容。所以,很多人常常会讲,读了一本书,什么也没记住,仿佛白读了一样。

张五常先生的读书方法之一是,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而学生也不需多花时间。他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就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

第二,思想集中才有兴

无论做什么事情,三心二意都是感受不到做这件事的乐趣的。思想集中,才可能产生心流,对于阅读也是如此。因此,对于一些整天离不开手机的人来说,阅读的时候,最好将手机静音,或者干脆把手机放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要克制自己时不时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新消息的习惯。阅读的时候,最好不要有其他事情的干扰,完全沉浸到阅读的氛围当中。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

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

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

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三十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时都完全忘记外物一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第三,发问比答案更重要。

问比答更重要,也是张五常先生读书方法之一。

我想很多人觉得读完一本书没有收获,也许是他在读书的过程中,没有去发问。当你带着问题去读书,读书的效率也会更高。我有时写读书笔记,也会是自问自答的形式,比如:《向村上春树学习写作—写作者应该具备哪些资质?》,《《资本经营论》读书笔记》,这样既可以让自己阅读的时候去思考,也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A,「是什么」(What?);B,「怎样办」(How?);C,「为什么」(Why?)。学生要先断定问题是哪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

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一点越尖越好。

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骤发问,答案是自己可以轻易地找到的。若仍须问老师的话,你发问前的准备工作会使他觉得你是孺子可教。

第四,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

很多人阅读的习惯是,拿到一本书,从头到尾读一遍,对于教科书,一边读一边做记号。但通常,书只会读一遍,读完之后,也就扔在一边了。张五常先生的书分三读,对我的帮助也很大,以后阅读的时候,要使用这种方法。

对于阅读来说,选书很重要。很多人,选书总是很随意。而对于张五常先生这样的人,选读物的时间往往比读书的时间多。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它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

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用。

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在大学里,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比读书的时间多。

读了张五常先生的文章,我觉得我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读书方式。

我读书常常求记忆书中的内容,所以总是会做笔记,做摘抄,在书上圈圈点点等。其实,做笔记,做摘抄非常影响我的读书速度,关键是,我写完摘抄,做完笔记之后,再也没有去重读过。我这样只求记忆的读书理念需要转变。

从学生时代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学生时代,上课的时候只专注于记笔记。张五常先生说,这是学生的坏习惯之一。记笔记会分心,不能专注于老师的听讲,记笔记只需要记下不懂的问题即可。听老师上课要听老师的思考方式。其实,我真的不必记笔记,有一些印象深刻的,我也会记在脑子里。

张五常先生讲到,以理解代替记忆。当你理解的东西,其实是很容易记忆的,而且不容易忘记。

改进学习方法

1.阅读时不做摘抄。

2.用自己的话总结书中的大意,或者写读后感。

3.用自己的话写下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去翻阅书本求证。

4.不要死记硬背书中的句子。其实,你没有必要把句子背下来,你只要知道大意即可,不需要一模一样的。

5.要学会先快速阅读,读完之后,再跳读,重点细读。一本书不是说读了一遍就不再读了。

因为太专注于记笔记,所以,听别人讲课时,我就无法关注与讲者的思考方式,逻辑,讲课的风采。以后,还是不要太专注于记笔记了。

张五常先生的《吾意独怜才》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张五常先生对教育的看法,也谈到了中英文的学习方法,满满的干货,下一篇,我将分享张五常先生谈教育,敬请关注。


既然来了,留下个喜欢再走吧,鼓励我继续创作~~~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那就关注我的简书账号吧,我们一起做朋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94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71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21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2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4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9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4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55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9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2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完此书感觉张五常老师是个很可爱的人,洒脱自然、直言不讳。对自己钟爱的经济学有着超然的自信,也虚怀若谷,对别人的批...
    李小谌阅读 609评论 2 1
  • 父亲节当天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大家多多爱护和守护自己的家庭。如同他们守护你,这篇文章,献给我的老爸子。 一 老爸子的...
    贝加大人阅读 365评论 2 0
  • 这是个不正经不认真的开始 想写点东西
    于一丁一于阅读 185评论 0 0
  • 贾宝玉有句话很有名。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捏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的浊臭逼人。在那个男尊...
    90后女秀才阅读 3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