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快离开人世的人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勇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在浑浑噩噩和忙忙碌碌中度过的,就是说大多数的人生都是被设计了的,从一出生就好像生命中有一条线在牵着他而始终无法摆脱这个束缚。
当你走在路上遇到一个朋友也许你会条件反射般的问他,“好久不见,忙什么呢?”无论对方是否回答,你自己先这样界定一个概念,一个“忙”字就把大多数人的一生给概括了。“我能忙什么?瞎忙呗。”朋友的回答也印证了我们的生活。“我能忙什么?瞎忙呗”无论这话是谦虚还是实情至少告诉我们自己的人生是被安排好的,你改变不了,每天忙什么自己不是完全清楚,忙碌的人,其实不是真忙,或许就是效率低下,方法不对,这样的人是不会花一点时间去认真思考如何改进工作方法或者如何改变自己的人生的,这样的人生是很可悲的人生。
最近懂得一本书很火《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说出大多数真实的生活态度。“看起来每天熬夜,却只是拿着手机点了无数个赞;看起来那么早去上课。却只是在课堂里补昨天晚上的觉;看起来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却真的是坐了一天;看起来去了健身房,却只是在和帅哥,美女搭讪。”这些看看起来都是忙忙碌碌的,可最后的实际效果又是怎么样呢?别忘了,这个社会很功利最终以结果定胜负的,人生不是一个道理吗?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人死了,钱在银行。”而是知道了却不作为,或者麻木地知道,就是不愿意改变现状。与其说这是执着,倒不如说是悟性低,实际上是心态不开放,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当然,后觉也可以,怕是怕跌撞过后仍把顽固当个性。
改变是必须的,南怀瑾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决不能让穷和愁同事光临。”凡是“穷”必定愁,穷上加愁就是穷困潦倒。这两个字好像是孪生兄弟,总是形影不离,如果你的人生被设计了,自己又安于现状,那么你和这两个字结缘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1.思考你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对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不甚满足,甚至到了绝望需要拯救的时刻了!那么,此刻最好的疗伤医生就是你自己了。
任何人都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关键在于只有你能帮自己做决定。因此,现在的你,请少些抱怨,多些思考与行动,过你想要的生活并非什么难事!
2.明白你为谁工作
有人说,“职场上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你无法选择你的老板!”如果是你,因为遭遇老板的不公平待遇,每天处在愤愤不平,郁郁不得志自拔的状态中,那么,你大可考虑“良禽择木而栖,仕为知己者博”!
我们工作的价值用最简单的分析,除了满足我们自身的生活物质需求外,更是表达自我社会意义的一种价值认同。工作在很多时候都是刺激生活的冲劲和动力!
因此,你必须将需要优先考虑的事重新排序,在工作中追求自我成就感,不要因为“老板”原因忘掉工作实质目标,同时更要调整你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期望值。
3.找到穷与富、忙与闲的平衡
其实对于“穷”与“富”,“忙”与“闲”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数字划分。而有钱也并非奢求。
这是因为,对于有钱到底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有不同的见解,首先要找到你在那个行业里能够挣到钱,你能在那个行业里马上进入角色,继而产生成就感,你的老板为选择你而高兴。
另外搞清楚要钱干什么?钱将怎样改变你的生活,而不仅仅是确定一个数字然后拼命朝这个数字去努力,甚至将之“穷”“富”与“忙”“闲”的字眼组合中,也加之感情色彩。
4.你必须积累财富
虽然我们不相信“贫贱夫妻百事哀”,金钱也不能带来全部幸福。不过,在这个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时代,积累财富则是提升我们生活品质的必须门槛。
这也是《钱经》倡导的理财理念的用意,理好财,你不仅会享受到财富数字增长的乐趣,更能享受财富带来的品质生活。
5.清晰的人生规划
在充满变革的世界里,对于未来我们很难掌控。但有目标、有规划的人生永远是最快乐,因为当你为自己制订出一张清晰的人生规划图时,你便完成了一次“找自己”的过程,而在追逐自己梦想的路上,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6.持久的耐力
英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汤姆·哈特利就曾说过,要想成功,必须有个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持之以恒。持久的耐力是更是获得成功的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