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束的生活

每个人都会说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模式。

自性的生活,应该也是社会进步的呈现,每个人都有责任感,有信仰。

自性生活就会有它的规律,有正确的思维导图,就会往和谐、自律、团体协作,发挥出指数级增长的生活质量。

可能是来到这个尘世时间,自己说了不算;呼吸的空气质量,自己说了不算;小时候的生活,家长说了算;上学时,老师说了算;工作了,老板说了算。

所以每个人好像一直在有约束的阴影下生存。

所以就会在情绪低落,或挫折时,偶尔放纵自己。这时候就需要明了约束的诠释。

戈德拉特博士创立约束理论的目的是想找出各种条件下的内在规律,寻求一种分析问题的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即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并对它进行消除的系统改善方法。

所以在生活的各个阶段,就需要寻求针对这个阶段有效的约束条件,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环境给自己的支持,加以统一调配,转换成自己或团体最有效率的生活状态。

我最近参加了好报的一个写作群,感悟颇深。

参加写作这半个月,因为制定条款是星期一至五每天不低于五百字,星期六日休息。当然也可以创作(自愿)。还好群主美女“二美”还提出二十四小时“五篇一千字文章的突破能力比拼”。

我自认是一个生活,工作。自律性,约束力比较高的人。

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写作心路历程觉察出,惰性有时候真的可以冲破约束力的。我说的是时间性或者质量的高低冲击约束力的法门。——这可能就是戈德拉特博士说的“科学逻辑思维方式”

当设定的约束有空间时,就会因为放松或不坚定而让空间惰性继续延续,影响开始时约束的条款的质量受到影响。

这就需要坚定信仰,正确的指导思维方式,可以监督到当初的约束力。最终得到最优秀的结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