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了翻立在桌上好几个月的《正面管教》,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每天学习起来,到了现在这个阶段,面对两个熊孩子,每天需要靠分贝来控制现场的我真的是需要好好学习行为背后的底层逻辑。
今天看得是关于不良行为的概念,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判定的不良行为只不过是我们认为的,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并不是,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的处理方式也直接导致孩子学到的错误方式可能影响终身。
看书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那我也想想以后就这个不良行为的处理上做出怎样的改变,先要想想我的行为目标是为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那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实现这一点呢,孩子很多时候的行为的确是为了吸引我们的过度关注,孩子的不满意的哭闹其实是为了让父母理解他的情绪和感受,我们应该先去说出他的感受,而不是一上来就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第二个关于用权力争夺来报复,有时候你命令他做一件事他并不乐意去做那么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我偏不做,或者是在想看电视而不愿意马上去吃饭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我就是现在不去吃,然后就会引起大人们的不满情绪,接下来暴力沟通的语言就出现了。第三个是自暴自弃,孩子对自己没自信,做不好手工画画那就觉得自己啥也不会,啥也学不好,那就耐心一点指导着去做,而不是冷漠的让她自己去学习怎么做。
不良行为背后是没信心的表现,孩子需要鼓励,需要肯定,而不是被打击,被冷暴力对待。
也许接下来的人生最重要的事业就是如何养育好孩子吧,跟随孩子一起成长,做一个看得见他们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