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评优,我怎服气?”
邻居家有一位乖巧女孩,娇小瘦弱,漂亮文静,在一所三星级高中读高一,我熟悉她的班主任,听班主任说这孩子单纯可爱,有一颗善良心,也很上进,于是委任她学习委员长。一学期来,这孩子学习刻苦优秀,班级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班级学生都喜欢她。这孩子读初中时我教过她两年,和我感情亲近,常常喜欢围着我谈她在校的情形。
期末考试前一周的一天晚上,这孩子到我家,情绪强烈地说道:“老师,对于这次班级选举三好生和优秀班干部,我有想法,想和您说说,这样评优,我怎服气?”
我一惊:这孩子平时很听老师话,基本是老师安排什么,她就会认真去执行,而且从不会对学校和老师的举措提否定性意见,今天这样的反应太强烈,我是第一次遇见。
决定了解原委,孩子犹豫片刻后,慢慢诉述,语调低沉,我侧耳细听,听完后,有些明白了孩子的内心。
原来是这样:学校每学期末都要评选三好生和优秀班干部,这孩子听说按照学校制定的评优标准条例,评选优秀班干部或三好学生体育成绩必须要达到指定的分数,按说这规定是合乎情理的,让这孩子郁闷的是,体育成绩中有一项规定身高达标占有一定分数比例,她瘦小单薄,体重严重不达标,尽管体育单项成绩很出色,但加起来总分一折算还是没达到指定标准,和制定标准80分比只差一分,所以她才会严重想不通。
也许,这孩子在讲述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判断,也许有些夸张了事情本身,但从她的神情和肢体语言中我看出了此刻的她依然那么激动,语气中充满了对当选班级优秀班干部或三好学生的热望,但更多的是对这评选规则的不服气,说着说着她的眼泪也禁不住流了出来。我轻轻拥她入怀,拍了拍她的后背。
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但我的内一直乎被一个无形的石头压着,作为一个教师,我太能理解这孩子的心情,无论她最终有没评上优秀班干部或三好学生,我都知道这件事会在她心底留有一丝阴影。我也不敢对她的班主任妄加指责,因为我无权指责,况且作为教师执行学校规定是最起码的职责,这位班主任做得无可厚非。
只是,对此,我有些想法堵塞于心,不得不吐。我个人觉得评优本来是学校期末很重要的庆典,是对一学期综合表现出色的学生的独特奖励,出发点是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不错举措,只是不解的是在评价多元化的今天,是什么让一个优秀勤奋的学生面对评优如此沮丧?答案很显然:机械的评价标准,不仅破坏了她的上进情绪,还引发了她的自卑情绪,个子矮小,体重不达标,这些不是她自己想努力就可以短时间克服的,本来她的父母就一直为其着急,况且,长身高就需要愉悦的环境,可这样一来不是正强化了她的焦虑心理了吗?
《教育的目的》指出:“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美好的教育评价标准孕育美好的教育,绝对的公平我们很难做到,但我以为不妨构建发展性学校评优去丰富我们的教育内涵,去滋养我们的教育对象,在评优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全面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喜爱并接受这样的评优,这样评优真正丰满学生的品格,才真正能激励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