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有很多关于育儿的教育类书籍,很多是关于沟通的,比如《怎么说,孩子才会听》,《与孩子沟通的艺术》等等。的确,今天跟孩子沟通似乎越来越难,做教育多年,看过太多郁郁寡欢的孩子,失去了生命的朝气,现实的压力随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越演越烈,一切以效率、成果来作为评判标准的模式,将战火蔓延到家庭。
如果把语言当做一种方法、技巧或是艺术,我觉得已经失去了语言的本质。
中国人讲“口乃心之门户”(鬼谷子);“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黄帝内经),有什么样的心,自然说什么样的话,如果用技巧来伪装,用艺术来粉饰,不但自己觉得憋屈、分裂,在敏感、灵动的孩子面前,真的能发挥作用吗?
所以,与其在语言上下功夫,不如回归本心。你还能回忆起孩子刚刚降临世间,最初的那份惊喜与感动,誓愿用一生的爱来呵护这个幼小的生命的那点初心吗?为什么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泯灭?如何回归本心?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一直注重着心的修养,这是孔子开出的“仁”教的大义。孔子讲“不学诗,无以言”,因为诗教的作用,就是开发人的感受力,用情去通向天地,泯除人我,让孩子从小感受到关怀,感受到爱,感受到希望,孕育他们光明的心。当代思想家、教育家霍韬晦教授继承而应时转化,开创出“性情学”。
当人本具灵明的性情被物化以后,理智代替情感,问题就严重了,因为只有心与心(成全的心,真爱的心)的交融才可以和光同尘,物交物则被引入歧途(各种占有、算计、争夺)(孟子讲——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所以,沟通,从心开始,从开发性情开始。如果硬要说到什么“技巧”,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有三点可以值得思考的。
一、态度比道理更重要:传统的中国是礼仪之邦,礼的内涵就是“敬”。可是今天很多成年人已经把礼仪作为一种社交手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社会场合、职业场所彬彬有礼,回到家里就“原形毕露”。对家人没有耐心,语气也生硬随意。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所谓的非常自我、特别能折腾的“熊孩子”,要么是心里的冤曲找不到发泄,要么是有样学样,凭着超强的学习力去复制下来。
其实这就是我们教育环节中人文教养的缺失,只有面对现实生存的智商、技能教育,而没有美善心灵的情商、爱商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很注重语言表达,老师要做好表率,首先在语言上把要求变成请求,在姿态上把俯视变成平等,孩子们才感受到自己被爱和尊重,只有这样环境下的孩子,才会自尊自信,自爱自立。
二、积极比消极更重要:这一点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在他提倡的“活教育”明确指出:活教育不是消极的,是积极的。
你不要禁止小孩不做这样,不做那样,你要教小孩做这样,做那样。
你不要禁止乱抛纸屑,你要鼓励小孩子把地上的纸屑拾起来,丢在纸篓里。你不要禁止小孩子在墙上乱涂,你要鼓励小孩子把肮脏的墙壁怎样刷白。你不要禁止小孩子高声说话,你要鼓励小孩子在公共场所怎样轻轻地讲话。
一切的一切,你要用鼓励的方法来控制儿童的行为,来督促儿童的求学。消极的制裁不会产生多大的效果,有时候反而容易引起他的反感。
我们经常听到大人呵斥孩子:“不准这样!”“跟你说了多少遍,你都记不住,不要... ...”小孩子的思维很简单,而且不太注重分析语义,大人传递的信息越简洁明确越好,不然他反而把不让他做的事记住了。
三、故事比说教更重要:故事是充满想象的文学作品,对于孩子来说,和纯理性说教比起来,更亲和有趣,再配上道具、动作、模仿等等,非常适合孩子玩中学,记忆也很深刻。
华德福教育专家苏珊·佩罗就非常善用故事,她指出:故事就像水,能找到直抵灵魂深处的道路,能够通过裂缝渗入坚不可摧的墙壁,使万物焕发青春的光彩,对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我在冬令营里经常讲的故事是《南风和北风》和《回声的故事》。有一个八岁的可爱的小女孩菲菲,做事非常认真负责,但是个性非常强,她看到小伙伴们做的不好,就会用非常强硬的语气去命令,导致同组的伙伴非常抵触,冲突不断。
我就讲了《南风和北风》的故事,为了让行人把大衣脱掉,北风用猛烈刺骨的寒风,结果行人把衣服裹得更紧;而南风只需要轻轻的吹温暖的风,行人就把衣服脱下来了。孩子很聪明,立刻明白我说的意思,以后当她再控制不了情绪的时候,我就问她:“要做南风还是北风?”她立刻笑着回复我:“要做南风。”然后很快的稳定下来。
所以,一切方法都是后出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问:你的心,打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