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干货的决心

唐诺写过一本书——《阅读的故事》,书的章节清晰,比如都是“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不知道读什么书怎么办?”如果以为一打开书就能立即找到答案的话,可能会希望的。章节的题目仅是一个引路牌,告诉你到达了哪个站点,如果从站点进去,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丛林,里面遍布着小径,走在这些小径里有可能会迷失,所以需要格外用心、格外注意。一条路接着一条路走下去,走到这个站点的最后,你恍然发现,那个答案却不明确,你还是没有找到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的方法,但文字里却有无数次在透露解答的密码。

这样的书写方式显然与时下的潮流不符,时下的阅读现状是时间被碎片化,最好读一些少而简的文字,最好用一句话直中要害。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挤时间读,在哪挤时间,比如早上、晚上、午休,这样简洁而干涩的文字更受欢迎。

所以,如今干货遍地,只要被冠以干货的文字大都更受追捧。我也曾一度迷失在这样的文字中并乐此不疲,这就像吃快餐,第一次吃快捷还能饱腹,第二次吃也觉得味道不错,但时间一长,味觉就开始退化,失去了细细品尝一道食物的乐趣,失去了品咂味道的享受。接着就开始抗拒,看到快餐宁可绕着走,开始怀念认真地吃一餐带来的美味体验。

读一部思想丰沛、内容充盈的书就如品尝盛宴,这需要慢慢细读,需要慢慢体会,不会如喝白开水般味道一试即知,更像是喝茶,需要静心、凝气、细品,就算同一杯茶,因心境不同,不同的人也品出不同的味道。品茶的乐趣在于“品”和“体味”;而阅读的乐趣在于“读”和“体会”。

现在更愿意读一部不明确、不确定的书,读一本挑战思想极限的书,在读之前,你不知道会被带向哪里,会欣赏到怎样的风景,会遇到什么人,会看到什么事。在攀登这样的阅读高峰时,才能尽享读书的乐趣。所以,现在更愿意读一些读不懂的书。

但是干货文受欢迎却是不争的事实。时间紧,任务重,更希望一步直抵中心,一步直达想要的那个答案。如果人人都爱快餐,那这世界还有美食的存在吗?吃多了快餐,更怀念美食。

所以,现在有点抗拒干货。那天读一篇文章,本来写得挺好,可能生怕读者没了兴趣,在文中预告,下面都是干货。这句提醒一下子就让人索然无味起来,好像你集中精力地听一首乐曲,突然有人插进来告诉你下面要注意听是主旋律,那份听的享受荡然无存。

为什么都在标榜是干货呢?因为它有市场,它有阅读群体,它更能唤醒人们打开的欲望。没时间阅读,没时间思考,没时间深入地与一本书浸入润泽,所以,我们才需要吃一块干货。干货又让我想到压缩饼干,吃多了真是不消化啊。

唐诺《阅读的故事》在豆瓣上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反映,一种认为是找到了阅读的乐趣,而另一种直接把这本书批得体无完肤,甚至写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还有一种讲得较客观,开始读来较为艰涩,但读下去,越读就越发现文字里的奥妙。

有些阅读注定是一个艰难之旅,不能一下子就见到桃花源,也不能一下子就看到美景,需要用尽心力长途跋涉之后才看到闪烁的光茫。

看惯了一马平川的风景,试着再去看看隐藏在大山里的景色,那里的美更有一番风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33评论 9 20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666评论 25 708
  • 明天我就要预备小长假啦。 让我列列这次短旅行所需要带的东西。 重要物件:学生证,身份证,手机,充电宝,数据线,耳机...
    c28369096728阅读 181评论 0 0
  • $week为数据库中数据。完。
    geeooooz阅读 513评论 0 0
  • 看到微小说——《母亲的眼睛》,和大家分享一下。 妈妈:儿子,如果妈妈眼睛瞎了怎么办? 儿子:我会送你去这里最好的医...
    往前走的蟹子阅读 3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