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注析》——谷风(札记)

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这是一首弃妇诉苦的诗。朱熹《诗集传》: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以叙其悲怨之情。这是不错的。此诗以一个弃妇自述的口吻,诉说了她的不幸遭遇。缠绵悱恻,怨而不怒,是前人对此诗的总评,也确实概括了它的艺术特色。托名卓文君的汉诗《白头吟》,也是一首以女子口吻写的诗。这两首诗中的女主角,对爱情有着同样的要求:【德音莫违,及尔同死。】【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但对待对方的负心,则表现出绝然不同的态度。《白头吟》中的女子,秉性刚烈,一闻所爱的人已经变心,便毅然分手:【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对于其人因贪财而背叛爱情,直言指责:【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何等痛快;【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对割断过去的情丝,竞毫不悔惜。

而《谷风》中的女子,虽知其夫已经变心,尚曲意规劝:【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对于其夫因为好色而喜新厌旧,但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何其委婉;即使在被弃离之后,犹【行道迟迟,中心有违】,充满不能自诀之情。尤其是【毋逝我梁,毋发我笱】二句,自身尚不能见容,犹顾念其家事,其情痴绝。

诗中女子虽有德音,却以色衰见弃,薄倖可恨!但她对薄倖人犹作情厚语,虽字字含怨,却绝不怒骂,只是通过今昔对比、新旧对比,谕之以理,动之以情:【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婉中带厉,令人惊心;【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不念昔者,伊余来塈】,怨中有望,使人酸心。对于那个新人,也不作刻薄的妒恨怨詈。诗中三处提及【宴尔新婚】,但以【如兄如弟】形容对方逸乐,以【不我屑以】、【以我御穷】形容自身的憔悴和凄凉。这样,其自陈治家勤劳、周睦邻里,就使人不觉是自我标榜,而是一种无辜的、委屈的心情的自然流露。这些絮絮屑屑的陈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语婉意曲,辞烦事悲。弃妇的怨恨,其夫的薄情,人世的炎凉,女子的不幸,已尽在其中。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习习:犹飒飒,连续不断地大风声。

谷风:来自山谷的大风。严璨《诗缉》:来自山谷之风,大风也,盛怒之风也。又习习然连续不绝。……又阴又雨,无清明开霽之意。……皆喻其夫之暴怒无休息也。按:《毛传》【东风谓之谷风。阴阳和而谷风至。】毛以谷为穀之假借,以穀风(亦即东风)为帮助生长之风。这是错误的,不合诗的兴义。

以:为、是。陈奂《传疏》:以阴以雨,为阴为雨也。诗人以来自山谷的习习大风和阴雨的天气兴丈夫的暴怒。

黾勉:双声,努力、勉力。《释文》:黾勉,犹勉勉也。韩、鲁诗黽勉作密勿。按黾勉,古籍中还有作蠠没、文莫、閔免者,都是勉力之意,因双声音同而通用。

有:同又。不宜有怒,这是弃妇认为丈夫不应该对自己时常发怒。

葑:亦作蘴,芜菁,又名蔓青,今名大头菜。

菲:又名莱菔,今名萝卜。

以:用。

无以:不用。

下体:指根部。葑菲的根和茎叶皆可食,但根是主要食用部分,茎叶过时即不可食。这里以根喻德美,以茎叶喻色衰。指责她丈夫采食葑菲却不用它的根,以此娶妻不取其德,但取其色,色衰则抛弃。

德音:本义是【声誉】,此处指丈夫曾经对她说过的【好话】,即下句【及尔同死】。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德音无良、德音莫违,此二德音谓夫妇间唔语之言也。德音屡见诗,或指名誉,或指号令,或指语言,各有攸当。

及尔同死:这句便是当初丈夫对她说的好话:愿同你白头偕老。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迟迟:走路缓慢貌。《毛传》:迟迟,舒行貌。

中心:即心中。

有违:指行动和心意相违背。朱熹《诗集传》:言我之被弃,行于道路,迟迟不进。盖其足欲前而心有所不忍,如相背然。《经典释文》引韩诗云:违,很也。

马瑞辰《通释》:《广雅释诂》【怨、愇,很也。】韩诗盖以违为愇之假借,故训为很。很亦恨也。《尚书·无逸》【民否则厥心违怨。】违与怨同义,中心有违犹心中有怨。按马说亦通,但从全诗的情调来看,似以朱熹之说为长。

伊:是

迩:近。鲁诗作尔。

薄:语助词,含有勉强的意思。王夫之《诗经稗疏》:《方言》【薄,勉也。秦晋曰薄,南楚之外曰薄努。】郭璞注曰:相劝勉也。薄言采之者,采者自相劝勉也。薄送我畿者,心不欲送而勉送也。

畿:门槛。《毛传》:畿,门内也。门内即门槛。这两句意为,当我走的时候,你不肯远送也应该近送,可是你只勉强地送我到房门口。

荼:亦名苦,苦菜。

荠:甜味的菜。今名荠菜。这两句意为,比起被抛弃的痛苦,荼菜的苦味就像荠菜一样甜了。

宴:安乐。《毛传》:宴、安也。

昏:古婚字。

新昏:指丈夫另娶新人。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泾、渭:都是水名,源出甘肃,在陕西高陵县合流。

以:因。

湜湜:水清貌。《说文》:湜,水清见底也。

沚:指河底。马瑞辰《通释》:《说文》【止,下基也。】湜湜即状水止之貌,故以为清可见底。按泾水浊,渭水清,诗人以泾水浊比自己,以渭水清比新人。泾水和渭水比较,就显得更浊,但泾水的下基是清可见底的。喻自己和新人比较,虽显得憔悴,但自己的品德是清白无暇的。马瑞辰《通释》:喻己之色虽衰而德则盛。王先谦《集疏》:盖其夫诬以浊乱事而弃之,自明如此。

屑: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㞕,今字误作屑。假借为絜。《小尔雅广诂》:㞕,洁也。不我屑以,即不以我为洁。

逝:往、去。

梁:鱼坝,罍石块拦住水流,中空而留缺口,以便捕鱼。

发:拔的假借字,搞乱。韩诗云:发,乱也。有人训发为开,亦通。

笱:捕鱼的竹篓。

躬:自身。

阅:容纳,见容。按阅的本义,《说文》云:具数于门中也。即在门中简阅的意思。这句的阅是穴的假借字。段玉裁《说文注》:宋玉赋【空穴来风】庄子作【空阅来凤】。司马彪云:【门户孔空,风善从之。】诗【我躬不阅】,传云:阅,容也。言我躬不能见容,如无空穴以自处也。

遑:暇。犹言哪儿来得及。

恤:担忧。

后:走后的事,指上面的鱼梁、鱼笱等。有人说后指后代,即自己的子女,虽可通,但与上文不连贯。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方:筏子。《郑笺》:方,泭(桴的假借字)也。《毛传》:舟,船也。都是以当时语注古语。按方、舟二字这里都作动词渡水用。

泳、游:朱熹《诗集传》:潜行曰泳,浮水曰游。此章前四句是起兴,以渡水比喻治理家务。《孔疏》:随水深浅,期于必渡,以兴自己于君子之家事,随事难易,期于必成。后人据此,推想诗人可能是一位渔妇。

亡:同无。《毛传》:有,谓富也。亡,谓贫也。何有何亡,黾勉求之,《郑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吾其黾勉勤力为求之,有求多,亡求有。君子,指诗人的丈夫。

民:人,指邻人。

丧:读平声,指凶祸的事。朱熹《诗集传》:又周睦其邻里乡党,莫不尽其道也。

匍匐:一作扶伏,本义是手足伏地爬行。《说文》:匍,手行也。匐,伏地也。这里用来形容竭尽全力。这章叙述过去在治家睦邻方面都尽了力,无被抛弃之理。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不我能畜:三家诗作【能不我畜】。

能:乃。王念孙《广雅疏证》:能字古读若耐,声与乃相近,故义亦同。

慉:爱。

马瑞辰《通释》:慉与仇对,当读如畜好之畜。孟子:畜君者,好君也。《文子》亦云【善即吾畜也,不善即吾仇也。】《说苑》引孔子曰【以道導之则吾畜也,不以我道導之则吾仇也。】竝以畜与仇对举,与诗文同。畜者,慉之省借。《广雅》【㜅,好也。】《说文》【㜅,媚也。】媚亦悦好之义。……《说文》引诗【能不我慉】与《芄兰》诗【能不我知】、【能不我甲】句法相同。能不我慉承上章而言,犹云乃不我畜也。

阻:拒绝。《毛传》:阻,难也。

我德:我的好意,指治家睦邻勤劳之事。

贾:卖。

用:货物。

不售:卖不出去。《广韵》:售,卖物出手也。这句意为,我的好意对于你竞像商人卖不出去的货物一样。

育恐:生活恐慌。

育鞫:生活困穷。朱熹《诗集传》引张子(张载)曰:育恐,谓生于恐惧之中,育鞫,谓生于困穷之际。

颠覆:本义是顿仆失足,这里指患难。这二句意为,当初在恐慌困穷的生活中,我与你共患难。既生既育,现在生活已经好起来。

于:通知

毒:毒虫(从闻一多《诗经通义》说)。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旨:美。

蓄:腌的干菜。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引《荆楚岁时记》:腌藏蘘荷以备冬储。又马瑞辰《通释》意为蓄是菜名,即遂菜。亦通。

御:同禦,抵挡。《郑笺》:蓄聚美菜者,以御冬月乏无时也。君子亦但以我御贫苦之时,至于富贵,则弃我如旨蓄。

有洸:有溃,即洸洸溃溃,本义为水激流貌。此处借用为形容丈夫发怒而动武貌。《说文》:洸,水涌光也。《毛传》:洸洸,武也。溃溃,怒也。《说文》释本义,《毛传》释借义。

既:尽、全。

迨:同遗,留给。

肄:劳苦的工作。按肄是勩的假借字。《尔雅释诂》:勩,劳也。郭璞注引诗作【莫知我勩】。此言你只把劳苦的工作全留给我做。

伊:惟。

来:语助词,含有【是】义。王引之《释词》:来,词之是也。全诗来字多与【是】同义。

塈:爱。马瑞辰《通释》:爱,正字作㤅。《说文》【㤅,惠也。】此诗塈凝既㤅之假借。伊余来塈,犹言【维予是爱】也。仍承昔者言之。这二句是作者追念昔日丈夫说过的缠绵情话,于怨恨中仍露出留恋的意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