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妇”,本就不是属于任何人的职业。确切的说,“家庭主妇”,本就不属于任何职业,我理解为不是职业。
前些天,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么一段话,“爱情不会成为一种拯救,而是成为一种人际关系。也就是说,婚姻也不应该成为一种拯救,所有的拯救都应该从自救开始,从不做梦开始,从脚踏实地开始。”
改编自亦舒小说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似乎有一个蛮不错的开局,据说是豆瓣国内现代剧评分最高的作品,开播第一天的点击量就破了亿,而且在豆瓣评分开画时达到了7.5分。在一开始的时候,这部剧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在这里,似乎是讲了一个33岁的全职太太,被人夺走了丈夫,夺走了婚姻,后经过自我反省,奋发图强,走上事业巅峰,收获幸福人生的“家庭主妇逆袭” 的励志故事。
“家庭主妇”,一说到这个著名的词汇,难免不会想到剧中唐晶劝子君的一段话:“你看过哪个家庭主妇,越过越好啊!没有的,都是越过越悲哀。”
传统意义中的家庭,男主外女主内,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打理咱家。只是打理着打理着,长时间的人际社交脱节,咱家的女主人一不小心就蜕变为一个深闺中的打杂怨妇,逮谁咬谁,偶尔还会玩过了头,搞得自己头破血流。那么,到底什么是“家庭主妇”呢?究竟应不应该有“家庭主妇”这个有名无份的所谓职业呢?
我们来看一下百度对于“家庭主妇”给出我们社会属性说明。
核心的意思可以概括为:已婚妇女从事的一种职业岗位。那么,再来看百度对于“职业”给出我们的属性说明。
大概可以理解为:社会不同职业劳动之间的交换关系。很显然的,这与“家庭主妇”的属性似乎并不怎么是同一回事,也不太有共通属性存在。那么,“家庭主妇”是不是可以作为一种职业?是不是可以具有社会劳动交换关系?或者说是不是本就不属于任何职业的一种?
我说,“家庭主妇”不是职业,不属于任何一个行业,不属于任何一个职业范畴,不具备交换关系。如果说,家庭是你和我的集合,那么“家庭主妇”就是你和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记得大概上个月的时候,我曾和一个朋友聊起家庭,聊到家庭责任,聊到家庭管理。我说,你有没有觉的家庭就像一个微型的公司,有股东,有经营业务,有人际关系,有盈利有亏损。
在家庭初建的时候,需要置办家用设备,购置生活必需物资;慢慢的家庭队伍不断的扩大,会有增员,增加家庭财政预算,教育培训经费等等一些必要支出;可能会有理财投资,情绪管理,家庭关系管理,生活健康管理,自我提升管理,学习管理,旅游…
我的大论还没说完,朋友一把拍断了我这个天真娃娃看起来实在是天真的想法,他说:“你还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孩子,你这种想法不行的,你不知道家庭最忌讳这些条条框框的吗,如果换做是我,早崩溃了!”
果然,我构想的宏伟蓝图就这样“耙耙”碎了一地!
对传统的“家庭主妇”而言,丢掉了工作,丢掉了社交,丢掉了健身,丢掉了兴趣爱好,好像也就丢了你的全世界吧,这样你觉得还能玩出点什么意思吗!就像一开始的子君那样,“这个家就是我的工作”,那么,丈夫没有了,婚姻没有了,子君的世界没有了,子君的人生瞬间崩塌了。作为“家庭主妇”的你,是不是也还蛮期待效仿一下子君的前半生,来一次轰轰烈烈的崩塌呢!
我们,都是向往自由快乐的孩子,都有一个和爱的人一起走遍世界的美好愿望。
祝愿,你的前半生不被“家庭主妇”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