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与学思日志161

昨天与勤燕同学的交流是感受很好的,她告诉我原先在国企单位上班从一个小职员一直往上晋升是用了不长的时间的,主要跟勤奋用心是分不开的,但是到后来就到了一个天花板始终无法突破了,她一直认为与自己的语言方面的限制关系很大,因为公司上级是外国人,她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行,后来才弄清楚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沟通的问题,是人际交往的能力需要提升了。看来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越高层的就越是需要懂得沟通,理解人性。

沟通能力的每一个细分部分都需要用心刻意的练习,很多时候都下不了这个功夫,我觉得这是大多数没有学习那么深刻,局限的部分。

与勤燕沟通的时候,也在复述她的意思,在刻意练习沟通的方法。最近已经形成了这个习惯,就觉得与人交流的过程很有意思。这一次发现勤燕特别健谈,聊到自己的创业,聊到自己内心的想法,她渴望能用到一种方式去帮助别人,这样会让她感受到一种价值。她谈到自己的小孩儿,眼睛是发亮的,我鼓励她谈谈自己的小孩,发现她有一套独有的培养孩子的方法。她把孩子写的文章给我看了一下,我觉得十几岁孩子能写出那样的文章非常的难得,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目标非常清晰,也知道应该为学习吃什么苦,他知道这种苦很有意义,而且孩子有远大梦想,文章中处处体现的是很好的志向,而且不只是凭着感觉这么写,是理解的很深刻,像一个小大人。听勤燕讲到这孩子非常自觉自律,学习基本不用操心,跟小伙伴的关系也处的非常好。我在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成长中没有产生过多的优越感,远离这个“傲”字,一定是可以成为栋梁之才的。

勤燕分享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则,从孩子很小时候就带着他去到一些孤儿院,也看望一些残疾儿童,学习照顾他们,关注他们,让孩子产生悲悯之心,慈悲之心。同样也带着孩子出去捡捡垃圾,培养孩子对于环境,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她用了很多类似的方法,说到残疾儿童,她会想到那些孩子的苦,眼里会泛泪光。我想正是这样的悲悯之心才会让她做这些动作,也能对自己孩子有这么大的正向引导作用。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国学文化最牛的地方就在这里,通过那些圣人,那些伟大的人,能学到的,能看到的就是作为一个人可以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和价值。这种浩然之气是我们的文化,是老祖宗传承的精髓,如果去除了那些糟粕的部分,实事求是的去学习、磨砺、践行这一部分,才是内外和谐统一,真正实现幸福的通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