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名导演曹保平2013的作品《狗十三》在大屏幕上迟到了五年,夹裹着纷纷议论而上映。时隔几年在去观看依旧会心有感触。
《狗十三》讲述了一个十三岁的青春期少女李玩,在“被听话”的过程中最终长大的故事。
在面临选择时,父亲强硬的让李玩放弃心爱的物理而选择英语,在面对李玩的情绪时,父亲的态度也只是“哄哄就好”。
未受到理解与尊重的李玩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宠物狗——“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被爷爷弄丢后,家人并没有寻找,而是打算用一双轮滑鞋弥补。
可李玩并不接受,她沉默得冲出家门去寻找,在路边推伤了爷爷,回到家也无视了大家的责怪。
她否认继母找来的假的“爱因斯坦”,出走喝酒,又令奶奶走失,最终在父亲暴怒的拳头下只能接受“谎话”。
之后的李玩变得更加沉默,变得察言观色。
在同父亲分享自己好成绩的日子里,李玩被告知弟弟的存在,并且在弟弟的生日会上学会了虚假的微笑,尴尬的祝福。
在弟弟打伤“爱因斯坦”而被它咬伤后,继母一味地责怪“爱因斯坦”并要求父亲将它送到狗肉店时,李玩没有企图说明真相,只是乞求父亲不要将“爱因斯坦”送到狗肉店,送到哪里都好。
在得知“爱因斯坦”绝食去世后,在父亲的酒席上,在家人的注视下被迫吃下了狗肉,并微笑着说:“谢谢叔叔”。
在遇到真正的“爱因斯坦”时,李玩转身走开,在没有人的地方独自哭泣。
李玩真的懂事了,长大了,而她的代价是永远的失去“爱因斯坦”,失去她的情感。
2
现实生活中其实存在许多“李玩”,他们不被尊重,被迫妥协,最终学会听话,变得懂事。
但也许大人的一点改变,故事的结尾也会不同。
李玩的父亲并不是不知道李玩对物理的喜爱,但他依旧一味地认为学习英语才能获得成功。
到后来李玩在英语演讲比赛上的失利,父亲失望的垂下头。
但一张物理竞赛的全省第一名的奖状依旧让李玩得到了保送高中的资格。
如果当初他能够好好倾听李玩的心声,尊重李玩的选择,那故事就不会发生。
在继母给李玩一个假的“爱因斯塔”时,李玩说过她不是只要一条狗,“爱因斯塔”找不回来也没关系。
但所有人都无视了她的想法,大家只会责怪她不懂事,要求她接受这个谎言。
在弟弟打伤奶奶的时候,李玩说弟弟应该给奶奶道歉,但父亲却责怪李玩多嘴,导致弟弟后来打伤“爱因斯坦”并被咬伤。
如果有人能够认真听一听李玩的话,那故事的结局就会不同。
但大人们总是缺失这份耐心,总是缺少对孩子的尊重,最终孩子失去的是独特的灵魂。
在知乎中看过一篇《中国式教育的“七种武器”》:
“要听话”用来杀自由;
“要孝顺”用来杀独立;
“就你跟大家不一样”用来杀个性;
“别整天琢磨那些没用的东西”用来杀想象力;
“少管闲事”用来杀公德心;
“养你这孩子有什么用”用来杀自尊;
“我不许你跟他/她在一起”用来杀爱情。
而失去了自由、独立,变得自卑、冷漠、无趣的人并不是父母要的长大后的样子。
他们期望的是一个能言会道,聪明机警的,不依附于他人而存活在社会的成年人。
可这些天性往往被他们亲手扼杀。
3
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则提出过“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
曾有一次,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
在吃鱼圆时,客人均说新鲜可口,唯有海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一味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
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的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说的话啊!”
所以教育更重要的或许是让大人学会对孩子的尊重。
我在网上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
主人公的女儿两岁时,主人公通过看书认识到她应该多交朋友,所以总是热情的拉着她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可女儿偏偏不爱说话,急性子的主人公就替她说,不想玩游戏,就替她参加,他那个女儿在后面跟着。
后来,女儿一个人的时候不知道该玩什么,而且特别在乎别人是不是把她当朋友。
上幼儿园后也经常提出不想去,因为没有好朋友。
主人公意识到他的强迫给女儿带来了焦虑与不安。
他开始不在强迫女儿,引导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女儿也渐渐的乐观开朗,能够主动地结交新朋友。
所以与其包办孩子的一切,不如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她的成长节奏。
故事的主人公是成功的,是值得学习的。
他能够及时的认识到错误并改正了。
他学会了尊重孩子,也同样令他人尊重。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但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双方的事,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除了一味地对孩子进行要求的同时,是否也该让父母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孩子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成长更加需要双方相互的理解与支持。
尊重孩子也是父母的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