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说:希望所有看见成绩的父母情绪稳定。
父母应对考试成绩的方式间接塑造了学生应对成功或者失败的方式。进步的大喜会带来下次退步的大悲,退步的大悲容易沉浸于悲伤的情绪而忘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情绪是考试的附带产物,而容易喧宾夺主让学生忘了考试的目的。
2「考试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检查阶段性的学习成果;第二,通过无数次考试筛选出"薄弱,未掌握的知识",从而立刻弥补。如果只是看了一眼成绩,喜悲一下,考试的价值就大打折扣。学生和家长都容易变成考试的奴隶,而不是督促进步的工具。
3「对于考得好的同学」和孩子同喜,该奖励奖励,该表扬表扬,但不必过分夸赞,也不要立刻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很可能造成下次考试大悲的来源,并且进步一定是循序渐进,曲折中前进的,不能急功近利)也可以客观总结这个阶段做的好的方法,继续保持;
4「考的不好的同学」不泼冷水,不进行人身攻击和伤害,不冷嘲热讽,尽量做到克制愤怒情绪(心中默念,与把孩子逼成心理异常的学生相比,我更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也不是特别厉害的家长,我为什么要求自己的孩子那么厉害?学习方法上我帮助不了她,那就不要在情绪上给他增加绊脚石)。情绪愤怒之时,先离开。等情绪恢复冷静,再找合适的机会,坐下来和孩子慢慢沟通。他们才14、15岁。愤怒的嘶吼,永远不应该是对自己孩子的解决办法。
作为成年人,应该和孩子并肩作战,哪怕我们不懂,也可以学着去懂,至少让孩子看见我们的诚意与努力。不要把学习这么大一个事情丢给孩子一个人去面对。很多时候,家长只能看见成绩所体现的东西,但是无论成绩好坏,隐藏在成绩底下,还有一个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我们培养孩子,最终是希望看见有一个能"感知幸福"的孩子!
初三关键词:稳。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调整心态,我们继续携手前行!
昨天,群里公布期中分数,临放学,班主任发的文字信息。指导大家如何看待考试成绩。我觉得发的很及时,考的不好的孩子,回家会避免了一场血雨腥风。一次考试,检验了孩子,也考验了家长的修炼。
晚上回来,我以改以往的挑刺,让孩子谈感想,他说这次只有数学属于失误,其他都还好。面对我的紧张,孩子一脸不屑,那意思:我的世界,我做主,我有数。哎!多想回到从前,小的时候,多可爱,乖乖宝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