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年10岁,正读小学四年级。前不久,刚刚参加了班级干部竞选,成功当选为学习部长,且票数很高。全班54名同学,女儿得到50票,真可谓实至名归。
那天,女儿特别高兴和自豪。我嘴里为女儿加油,心里暗自替她高兴。因为,我知道,从牙牙学语,到迈上讲台参加班级竞选,她用了10年的时间,战胜了自己。
女儿乖巧,但很胆小。
女儿的胆小在襁褓之时,就展露无遗。那时,只有熟悉的亲友,才能得到她的垂爱,否则,一概避而不见。
稍微面生的人,不要说抱抱她,就是看一眼也不行。只要有人从门缝里,偷偷看她而被发现,她就会哭得昏天黑地。
就算是亲友,一段时间不见,大多会被她划归生人的队列,再见面时,照样摸她不得碰她不得。欣慰的是,只有我是个例外。她小时候,我经常在外,至少也要1个月才能见她1次,有时时间更长,但她与我从不认生。每次回家,她都会很乖的趴在我的肩头,安安静静,不哭不闹。
记得刚上幼儿园时,她从不找小朋友玩耍,只会一个人坐在角落,一呆就是一个上午。对此,我和爱人常有担心。总是担心她幼小而脆弱的心灵,能否快乐的成长。一有空闲,我们总是想办法,尽量多带她出去走走,多找小朋友玩耍。
可这,也终归不是办法!
改变,从兴趣开始。
女儿虽然胆小,但好奇心强,再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喜欢尝试新东西。我们决定借此训练她。
星期天和节假日,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喜欢带女儿去公园。这有两点好处,公园中小朋友多,娱乐设施多。女儿虽然胆小,但挡不住娱乐设施的诱惑,尤其是看到其他小朋友玩的热火朝天,心理更是痒痒。
女儿进了公园,俩眼贼溜转,但经小脑袋瓜盘算后,选择最多的还是蹦蹦床。因为,这在她看来,周围都是护栏,况且经其他小朋友测试,蹦床相当牢固,肯定没有危险。
想来好笑,当她第一次真正踏上蹦床时,吓得哇哇大哭,急忙坐下来,试图稳定身体,但其他小朋友玩的高兴,根本停不下来。这下更糟了,幼小的身体在蹦床上面,就像个小肉球,忽高忽低,弹起来又落下来。女儿哭得更厉害了。
每当此时,我和爱人就一边安慰一边鼓励。等她情绪完全平复下来时,再邀请几个与她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现身说法,给女儿分享蹦床上面的乐趣,并鼓动她再试一试。小孩子,一般经不住诱惑,她又颤颤巍巍的走向了蹦床。
结果可以预料,摔倒,坐下,趴着,都挡不住蹦床被小朋友踩踏的上下起伏,胆怯和痛哭在所难免,但试图站起来的决心越来越大,因为她逐渐体会到,摔倒了,也不过如此!几经周折,女儿成了蹦床上的高手,拉都拉不走,快乐自不必说,还交了一大波好朋友。
小孩子无需多讲道理,给她足够多的试错机会,终会慢慢成长。就这样,她不仅学会了蹦床,还很早就学会了溜冰、滑板、自行车.......
每次突破她自己,享受快乐时,我都会不失时机,但故作漫不经心地说:“怎么样,没你当初想象的难吧?”“当初,你是被自己吓倒的!”
受挫,让女儿变得强大
虽然女儿在慢慢长大,虽然在一次次的突破自己,但对于她来讲,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最大的敌人是她自己,这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真正的挫败感,在不远处等着她。
女儿刚上小学时,学校开设素质特长班。当时,她只觉得好玩,听着老师演奏的好听,自己就选报了小提琴。
说实话,我和爱人都不懂乐器,查了资料才知道,小提琴是西洋乐器中,演奏难度最大的乐器之一,初学者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但是,既然女儿自己选择了,正好借此训练一下她的受挫能力。
我记得很清楚,刚上几节课,女儿就受到了不少打击。指法不对,姿势不对,夹琴不稳,把位记不住,更不要说枯燥而抽象的乐理知识,所有一切,都让女儿抓狂,兴趣一点点降低。
起先,为了鼓励女儿,每节课我都陪她听讲,并先把曲子学会,回家抽时间陪她练习,并鼓励她说:“你看,爸爸这么笨,都能学会,你可比我强多了,肯定学得会!”
但无论如何,女儿最后还是要放弃了,哭闹,发脾气,找借口,不一而足。最后,女儿终于为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不喜欢小提琴,喜欢钢琴,我要学钢琴。”
其实,她哪里是真想学钢琴,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借口而已。此时,我必须陪她战胜自己,只有这样,她才能更好的前行。
办法也很简单。我对女儿说:“钢琴好听吗?”
女儿:“好听,我喜欢!”
我:“刚开始,你不是觉得小提琴更好听吗?”
女儿默不作答。我接着说:“不管是钢琴还是小提琴,都是学会了才能演奏的好听,不学谁也演奏不出来,是吗?!”
女儿还是默不作声,不情愿的点点头。
我:”想学钢琴,这是好事,我肯定支持,但先把小提琴学好,这样才能证明面对困难时,你有能力克服,因为学钢琴也不轻松。”
我给女儿许诺,只要把小提琴学好了,想学钢琴我一定支持。此时,我又不失时机的重复以前的话:“怎么样,没你当初想象的难吧?”“当初,你是被自己吓倒的!”
就这样,女儿再也没有放弃过小提琴练习,现在已经能够完整的演奏几十首曲目,并且在她班级的音乐课上,演奏给同学们听,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时,我又重复那句话:“怎么样,没你当初想象的难吧?”
这次,女儿开心的笑了!
受挫教育,有时比无原则的夸奖更能帮助孩子成长。
现在的孩子都很金贵,个个都是家长手中的宝,不愿看到孩子接受一点挫折和委屈。更有甚者,有的家长时时处处给孩子营造一种虚假的幻像,动不动就无原则的夸赞和奖励,让孩子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是最强的,也理所当然要得到最好的。
有的家长甚至不惜动用各种关系,为的就是孩子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照,为的就是能够比别人获得更多的发言机会,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即便不经过努力,也要在班级里担任个干部.......
其实,这样培养起来的孩子,生长不出正确的成败观念,后患无穷。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滋生狂妄、自负、自傲的性格,外强中干,内心脆弱无比。
但是,真实的社会,毕竟不是父母营造的温床,不接受受挫教育,不真正强大内心,将来的某天,现实会加倍给予惩罚!
君不见,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有多少经受不住现实的检验,要么铤而走险,要么轻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