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的王某某,(专教一班)今年15岁了,每每和父亲打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喂,你在哪?给我送点好吃的,电话就挂了。(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
且这个父亲呢?不出一个小时,大兜的好吃的(全是孩子爱吃的)必到,完全一副孩子让干嘛就干嘛的姿态。殊不知父亲还是一个老板在外边呼风唤雨的(包工程的)家里三个闺女,就这一个独苗!
闲暇时间也问这个孩子,你毕业出去后干嘛?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还能干嘛?回去啃老呗,我爸挣了那么多钱,不让我花让谁花?
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就在反思是是这个孩子错了,还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溺爱下的孩子不思进取且对父母基本的礼貌都没有了)我们养育孩子的意义何在呢?
针对这个孩子,我们从基本的礼仪训练,让他学会打招呼!尊重人…基本的生存技能—扫地,抹桌子……
相比来之前,王某某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知道一点点的感恩,会对做饭的阿姨,老师,警察说辛苦了!今天和父亲通话也终于叫了爸爸!(从他爸爸哽咽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激动。)
补充一下,这位爸爸开始对派出所干警那个强烈的反感———因为不同意孩子来这里上学,说什么要请律师,媒体去告派出所。到现在的感激之情——顺特别感谢学校让孩子有礼貌了,有一个好的体能了(相比来时瘦了30斤,来时200斤)
我想说养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