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父性与秩序》20180327

在普遍情况下,母亲在家庭里代表的是感性与包容,父亲代表的是理性与秩序。

在我们家也是如此。

我虽然也有脾气暴躁,甚至动手打人的时候,但大部分情况下,我能做到充分的去理解和包容孩子的情绪与需求。而孩子的爷爷和爸爸,则极力想要尽早给孩子建立成人世界的秩序。担心她将来会被宠的无法无天,不知是非对错。

母性对孩子的包容接纳里如果没有一丁点儿规则和秩序,就容易变成宠溺。

而父性如果只为了建立秩序,做不到去理解尊重并爱自己的孩子,孩子生活在一个丝毫没有自己掌控能力的世界中,就容易对生命感到绝望。

所以就像老师说的:在孩子养育中,要给予爱与自由,也要向孩子传递一些规则,教孩子去尊重规则。这主要是对中国的母亲们说的,制定规则的时候可以采取老师前面课程中讲过的,温柔的坚定,和不含敌意的拒绝。而且在一家人共同生活的空间当中,制定了规则,就要共同去遵守,规则不仅仅是用来约束孩子的,孩子会看大人们怎么做,而不仅仅是去看他怎么说。自己制定的规则若是自己带头去破坏,对孩子来说就没有任何的信服力和执行力了。

秩序与规则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这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爱与融合,只有秩序、规则与分离,那生命就会像是荒漠。这句话主要是针对中国的父亲们来说的。一切都要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在理解和爱的基础上来合理的制定规则才有做到的可能。

在专栏下方的留言区看到一个非常精彩的留言,提到了一个很好的概念,叫做“60分妈妈”,说的是,妈妈能做到60分就已经恰到好处了,剩下40分的空间,留给孩子自己去探索。这跟我之前看过尹建莉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的一个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她说,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管是最好的管。中国的妈妈们真是太善于为孩子操心了,几乎是面面俱到,所以她才建议妈妈们不要什么都为孩子插手包办。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试错,去承担她可以承担的后果。他会在自己的经验中成长。

最后摘录今日得到。

父亲对于孩子来说具有三大功能,第一,带孩子走向外部世界,第二,留在家里陪妈妈,第三,提供规则和秩序。

在共同空间里,需要建立并尊重规则。构建的规则最好有“神圣第三方”的含义,是用来约束每个人的;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说了算的独立空间。

在孩子养育中,要给予爱与自由,也要向孩子传递一些规则,教孩子去尊重规则。

秩序与规则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这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爱与融合,只有秩序、规则与分离,那生命就会像是荒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248评论 2 14
  • 同学王某,女,有着一幅姣好的身材与面容,嫁一老公,某大型企业部门领导。怎知此公风流成性(据说是家传),王姓同学拿他...
    如眉新月阅读 1,2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