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壶友都喜欢用开水浇淋壶身,以吸水的快慢来判断料的好坏。为什么呢?因为据说化工壶壶表面光滑打了蜡一样,是不吸水的,所以有些壶友们认定:壶吸水越快,用的泥料就越好,真是这样的吗?丁亦琴老师不止一次的告诉我紫砂壶是有吸水性,吸水快慢和壶烧制的结晶度、壶型、紫砂的目数都是有关系的,而且新壶吸水性要比用过的老壶强。
紫砂壶并不是貔貅,只进不出的,如果一直吸水啊,那壶岂不是越用越重了?一把壶用个百八十年,不得把你架子压碎了?
紫砂壶为什么有吸水性?
大家所说的“吸水”、“挂水”,其实是因为紫砂特有的双气孔,一壶水浇上去之后水没有了,更多是因为大家眼睛看到的一般都是装满热水后去淋的,里面的热气也会透过气孔释放一些出来。所以你看到的往壶上淋水,水分很快的蒸发掉,就是这个原因。
吸水性跟什么有关?
增加有壶友问过丁亦琴老师,他的一把壶拿回来之后不挂水的,然后他就各种洗,擦,过了一段时间,就又能挂水了,想着是不是壶上被打了蜡?
1、水温决定影响蒸发快慢,水的温度、壶表面积都是有影响的。
2、有些会在表面打蜡,打蜡后会把气孔封住,影响到紫砂的透气性的。
3、跟制作的明针功夫有关,一把壶上一遍明针和上五遍明针,那他的挂水能一样吗?
4、泥料,壶本身泥料的目数(目数越高砂料越细腻)高,壶的胎土就更密集,双气孔结构的增多使得壶的吸水性能大大提升,当然干的也快。像朱泥收缩比高,它烧成后瓷化程度高,表面非常光滑,那它也是不怎么挂水的。
5、形状。比如西施壶、龙蛋壶,这类壶几全身光溜溜,谁淋上去就直接落下来了,哪有干得不快之理!而像仿古、平盖莲子、虚扁这类壶坡度平缓,能形成积水,壶身流水也缓些,相对的也就干得慢。
6、最后就是跟你有没有养过有关了,一把壶可能你使用初期你经常淋,它还挺挂水的,后面就不挂水了,这个是因为你在养的过程中,壶有了包浆后表面更加温润,也会导致大家所说的“怎么养着养着不挂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