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四个月了。
7月份迄今,沪深300指数持续震荡,大体在4550点至4900点的区间内波动。
相比之下,今年春天开始的一波上涨行情,也只花了四个月。
今年3月份至7月份,沪深300指数迅速从3500点涨至4850点,累计涨幅在40%,令许多观察人士高呼“牛市来了”。
然而,四个月的上涨之后,紧接着就是四个月的横盘整理,也令许多夏季之后入市的股民渐渐地失去了耐心。
一些人选择轻仓操作,另一些人则选择了继续满仓。
不过,从A股市场的历史走势上看,信心的摇摆似乎还为时尚早。
A股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五次牛市,分别是1990年-1992年、1996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5年-2007年,以及2014年-2015年。
不谈政策面和资金面,单单从K线图上看,这五次牛市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季K线拉出较长的阳线并形成突破后发动的。
而今年第三季度上证指数季K线拉出的那根阳线,虽然有着长长的上影线,但隐含着浓厚的牛市意味。
实际上,A股市场发展到如今,上证指数已经逐渐失去了参考意义。对于更具代表性的沪深300指数,季K线已经三连阳了,并且形成了明显的突破。创业板指数则更加明显,大幅上涨,似乎都有点进入行情中段的感觉了。
这一切都符合牛市初期的特征。小盘股迅速拉升,逐渐带动绩优股上涨,券商板块涨得不温不火,而超大盘股微涨或不涨。
其实,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长达四个月的盘整虽然难熬,但也孕育着希望。
首先,市场没有大的回撤,而是在横盘,这是一种强势整理的表现。而横盘的同时,市场风格也在悄悄切换,比如许多创业板的股票已经涨不动了,而一些估值偏低的绩优白马股开始启动,甚至走出主升浪。
这都是牛市会持续下去的迹象。只有消化了获利盘,同时完成了投资风格切换,指数才能继续上攻。
往回看,这轮牛市可能在2019年年初就已经有了端倪。当时上证指数季K线拉出一根大阳,只是市场人士在当时可能还不敢肯定,那到底是一次反弹,还是一场牛市的预演。而现在看来,后者的可能性明显更大。
2019年年初的季K线大阳,与原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人称“周期天王”)研究的康波周期论给出的牛市起点是相符的。
这位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颇有研究,在著作中提出了经济周期决定人生财富命运的观点。他认为,人的一生中通常会遇到经济周期给予的三次机会,而抓住一次就可能成为中产阶级。
而对于1985年之后出生的人来说,第一次机会出现在2019年,恰逢资产价格处在低位。
再去看看2019年初上证指数季K线拉出的那根大阳,周金涛的预测不可谓不准。
周金涛成功预测过2007年次贷危机与之后的衰退,也成功预测了2016年大宗商品市场的短暂繁荣。这次,如果一切还是按照他预测的那样发展,A股的牛市应该还远远没有走完。
全球债券牛市在低利率环境下已经走到尽头,国内为期十多年的房地产牛市似乎也接近尾声。那有吸引力的资产还剩什么呢?
或许只有股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