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常常忙碌于各种事务,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也有类似情况呢。
最近,我跟着平台买了几本书,加上之前未开封翻阅过的,已经屯了不少待读的书籍。我突然意识到,是时候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抽出时间去读完这些书了。
我计划在一周的时间里,每天早上出门前的半小时,或者晚上睡觉前的半小时,甚至再延长一点时间,至少抽出 30 到 50 分钟,认真阅读纸质书的内容。
说实话,拿起书就容易犯困的情况在我身上时有发生,但我不能先给自己种下心理障碍的种子。我要去尝试,看看自己能克服多少困难,在这段时间里能看多少页书。为了避免自己看着看着睡着,我还准备给自己设了个闹钟。
现今,电子书的出现确实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可否认,看纸质书籍的人相对少了很多。纸质书再小再薄,也会有一定的重量。对于很多人来说,外出时不想携带厚重的书籍,因为这会给出行带来不便。
尤其是对于上班路程远又不想负重出行的上班族来说,电子书可以让他们在路途中的空隙轻松阅读。而且,现在手机的便利性使得大家可以选择的阅读属性增多了,选择买书的人群少了,看纸质书的人群也在等比例地减少。这似乎是生活变得方便后,一些传统的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被忽略和淘汰了。
纸质书有着电子书无法替代的魅力,当我们手捧着一本纸质书,触摸着纸张的质感,闻着淡淡的墨香,那种阅读的体验是电子书无法给予的。
纸质书可以让你更加专注地阅读,没有电子设备的干扰。还可以在书页上做笔记、划重点,留下自己阅读的痕迹。而且,纸质书的装帧设计也常常让人赏心悦目,一本精美的纸质书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同时,纸质书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输出方式之一。
这次我在敦煌去了一趟博物馆,看到,从几千多年前,古代的竹简、丝绸到后来的纸张,书籍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纸质书的出版、发行和阅读,涉及到印刷、装帧、设计等多个环节,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慢慢放弃阅读纸质书籍,这些传统文化也,将面临着被遗忘的可能性。在很多时候,我还是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来保护这些传统文化的输出方式。
出版社可以推出更多精美的纸质书,提高书籍的质量和装帧水平。书店可以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吸引更多的人走进书店,感受纸质书的魅力。学校和家庭也可以引导孩子们养成阅读纸质书的习惯,让他们从小就体会到纸质书的价值。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可以从自己做起,重拾纸质书。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些时间,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泡上一杯热茶,手捧一本纸质书,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这不仅是一种阅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纸质书,守护传统文化的输出方式。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纸质书一定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它将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为我们传递着知识和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宁静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