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成人陪着孩子玩耍,与孩子之间的玩耍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成人无法满足孩子的人际交往需求。所以今天,特别想与大家分享一个邻里街坊的故事。
有四家邻居的宝贝年纪相仿,其中一个宝贝名字叫叮当。他略大那三个孩子十几天,所以算是一位小哥哥。
四家中有三家是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玩耍的。这经常在一起的三个小朋友从最初的食物上的诱惑与分享,到通过交换玩具或共同玩一个玩具的方式相处,只要他们凑在一起,他们就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交流与互动,共同探索着孩子世界的人际交往法则,一起摸爬滚打两三年,有过哭闹打架有过亲亲我我,三年的磨合相处让着三个小朋友建立起了志趣相投、彼此关爱、相互理解的伙伴关系。
这三位小朋友无论一起去哪里玩,任何一个小朋友受到欺负,其他两个小朋友都会去保护和安慰受到欺负的小朋友。任何一位小朋友回老家,都会惹的另外两个小朋友思念。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建立起了羡煞旁人的友情。
至于叮当,由于妈妈照顾他的同时,需要照看正在上小学的姐姐,实在是分身乏术,就造成叮当接触小朋友的机会非常有限。叮当最经常一起玩的朋友就是自己的妈妈和大他五岁的姐姐。
这些环境的差异为后来的事情埋下的伏笔。
在四个小朋友三岁半的时候,根据自家的情况,被送往了不同的幼儿园。经常在一起玩的三个小朋友对幼儿园的生活适应的非常快、非常好。对他们而言,生活的改变只是从曾经的三个人一起玩,变成了更多的小朋友一起,他们开心还来不及呢,因为他们在入园之前已经习得了儿童世界的人际交往法则,说的俗气一点就是“懂得了套路”。他们在儿童世界里游刃有余。
相比之下,叮当成了入园困难户。入园初期,几乎每天都会听到叮当嗷嗷的哭声,似乎幼儿园就是那水深火热的地方,老师就是大灰狼。是确实,对于一个缺少锻炼的孩子而言,将他放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就如同放在洪水野兽的丛林中。
大概过了一个月,再也听不到嗷嗷的哭声了,我们都以为在妈妈的坚持和帮助下,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结果却是令我吃惊的。叮当的家人因为孩子一直拒绝入园,大哭大闹,生了一场病之后决定放弃三年的幼儿园教育,继续在家自己带,以后直接上小学。
时至今日,其他小朋友已经进入中班了,叮当还是天天在家看电视、跟姐姐玩。缺少了同龄孩子的刺激与互动,叮当吐字还不是那么清晰,语言表达也不是很流畅,无论到哪一个邻居家串门子,也都是自己在一边玩玩具,与其他人几乎没有交流。好似少了一些孩子身上本应有的天真烂漫与活力。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我也不知道叮当的未来会怎样。我很惋惜这样一个小生命因为错过,错过与小朋友玩乐的时光,错过人际交往的成长过程,而造成的一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