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近年来,多起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家风败坏成为共性问题。有的默许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有的纵容配偶子女收受贿赂,更有甚者,将家庭变为权钱交易的“中转站”。事实证明,家风一旦失守,权力极易异化,腐败便如影随形。
家风不是私事,是作风建设的重要一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家风建设已被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成为检验党员干部政治品格和纪律意识的重要标尺。
家风腐败,实质是党性弱化、纪律松弛。一些干部对亲属失管失教,把“照顾家人”当成“理所当然”,把“打擦边球”当成“灵活用权”,最终滑向违纪违法深渊。某市原副市长张某,利用职务便利为妻子公司承揽项目,涉案金额巨大;某厅级干部李某,长期纵容儿子插手工程项目,最终父子双双被查。这些教训深刻表明,家风一旦变质,权力必然出轨。
良好家风,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历史上,包拯立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林则徐写“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清廉家风,成为他们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党员干部更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管亲属,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到“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
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家风建设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金融活动、财产变动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另一方面,要用好典型案例,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开展廉洁家访、家属助廉等活动,引导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共筑家庭廉洁防线。
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从严管党治党要求延伸到家庭,把纪律规矩带回家中,以良好家风带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唯有如此,才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的底线,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