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满江红·谭嗣同诞生·2022

        在157年前的今天,公元1865年03月10日(农历二月十三),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志士,谭嗣同,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出生。

      历史今日,谭嗣同,皇城诞生。
      求真理、不歇雄风,共赴大同。
                  心忧天下奋开拓,
                  仰天长啸唤民众。
      务新政,丹心图变革,真英雄!

                  戊戌法百日终
                  惟一死,醒后从
                          狱中诗
                    慷慨抛洒飞虹
                  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自
横刀笑从容
      硬脊梁舍身树丰碑撼心胸!

        谭嗣同,1865年03月10日~1898年0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好任侠,喜剑术、善文章。从学于欧阳中鹄,博览群书,兼习西方自然和社会科学著作,对魏源、龚自珍甚为赞赏。游历直隶(今河北)、陕甘、晋、鲁、豫及大江南北等地,观察山水风土,结交社会名士。对“器变道不变”的学说提出了批评:“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并且主张:“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为当时的变法提供了理论的根据。

        北京半截胡同41号浏阳会馆,是谭嗣同在朝为官时的故居,他也是在这里被清政府逮捕的。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0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3岁。临刑时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后人将其编为《谭嗣同全集》。

注:图片源于网络,若侵权告知即删
词牌名:满江红·赞谭嗣同
前期关联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谭嗣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