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芦花车牛返——不是一句诗,而是一个村庄的名字

“鞭打芦花车牛返”

这不是一句诗,

而是一个村庄的名字。

这个村庄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杜村镇。

据《萧县志》记载:

孔子的徒弟之一、

位列七十二贤的闵子骞,

以孝道名扬千古,

即便他的父亲脾气暴躁,

他也依然对父亲非常孝顺。

闵子骞自幼丧母,

与父亲、继母,

还有继母生的两个弟弟一起生活。

有一年冬天,

风雪交加、天寒地冻,

父亲带着闵子骞和两个弟弟,

赶着牛车去走亲戚。

闵子骞牵着缰绳、拿着鞭子负责驾车,

刺骨的寒风暴雪中,

闵子骞双手冻僵,浑身颤抖,

路过此地时,

鞭子和缰绳掉在地上,

牛车失去控制翻倒在路边。

父亲看闵子骞瑟瑟发抖,

而两个弟弟却没有表现出冷的样子,

认为闵子骞太过娇气,

于是生气地一鞭子朝闵子骞抽去,

鞭子抽破了闵子骞的棉袄,

棉袄中竟然飞出一片片芦花。

父亲很惊讶:

为什么棉袄里絮的是一层薄薄芦花?

父亲又看看两个弟弟的棉袄,

里面絮的都却是厚厚的棉絮。

父亲立刻明白了,

是继母虐待闵子骞,

于是调转牛车返回家中,

要休掉妻子。

闵子骞赶紧阻止,

跪在地上祈求父亲说:

“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父亲这才作罢。

继母也愧疚不已,

从此对待闵子骞视如己出。

这就是“鞭打芦花、芦衣顺母”的典故。

后人为纪念闵子骞的孝行,

就把此地命名为“鞭打芦花车牛返”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简称车牛返、鞭打芦花车牛返,是中国最长的村庄地名,也是二十四孝之一孔子弟子闵子骞“芦衣...
    僖老师阅读 3,125评论 0 0
  • 《论语》中记载了数千年来民间流传甚广的“鞭打芦花闵子骞”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地点就在我老家隔壁的镇安徽萧县杜楼镇车牛...
    47562305d04d阅读 507评论 0 5
  • 原文【“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三种解释:一是说闵子骞很孝顺,他的父母兄弟、别人都没...
    杂忆小记阅读 697评论 0 1
  • 鞭打芦花-----孝先贤闵子骞 春秋战国八百年 出了不少大圣贤 别的圣贤咱不表 单表大贤大孝闵子骞 闵子骞五岁丧了...
    鞭打芦花阅读 752评论 0 1
  • 昨日去徐州沛县,导航选的是最短路径,过了淮北后路是越走越窄 后来竟然开始爬山!眼瞅着是小路,咱也不怕,车好任性^...
    黑色风阅读 2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