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西安,阳光炙烤着大地,到处火辣辣的,此时的人们总是懒惰怠动的。白天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晚上空气有一丁点降温有一丁点流动,才走出来瞧瞧。
今天的我格外开心,尽管身体虚弱,困乏无比,还是在好友的陪伴下游览了昆明池和诗经里景区。谢谢好客的朋友,每次都能带来温暖贴心,让我觉得并不孤单。西安人大概最近都想逃离,实在太热了。可我出院后并未立刻返回温馨凉爽的家,而是在这里又待了两天,为的就是今晚上演的秦腔大戏《红河谷》。
《红河谷》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排的一出关于藏汉儿女在关键时刻放下个人爱恨与英军生死搏斗浴血奋战的大戏。没有走进剧场以前,我对这出藏族题材的戏充满着好奇,不知道秦腔准备如何演绎它?毕竟那造型累赘繁复,藏人浑身透着一种天生的野性。
朋友盛情,带我多转了一会导致时间紧张,我从雁塔地铁站出来的时候离开戏还有二十分钟。要是以前我肯定会拨开拥挤的人群见缝插针向着剧院狂奔,这次不行了。1.7公里的路,我走了半小时,诚然大唐不夜城拥挤的人群成了我的绊脚石,身体困乏也使我无法走快。最终迟到十分钟,我终于推开了剧院的门。
一推开门,在灯光布景以及高科技的加持下,舞台呈现出一片辽阔的草原,人们载歌载舞。随着一句句唱腔,故事就这样在我眼前铺展开来。一个藏族头人的女儿丹珠,爱上了下人洛桑,但洛桑有他的心上人雪儿,丹珠准备横刀夺爱,雪儿的哥哥也准备带她回去。这对恋人面对重重阻碍情愈坚、爱愈深,丹珠自知权力和手段都换不来真情,她忍痛放下了执念,含着泪与过去的自己告别。迫于头人的压力,就在雪儿和洛桑辞别奶奶准备远走高飞之时,英国人洛克曼带着部队走进了红河谷,他开枪打死了奶奶,红河谷的宁静就此打破,一场腥风血雨正在降临。火枪乌朵抵不了洋枪大炮,很快一批一批的汉子倒了下去,雪儿的哥哥英勇就义,洛桑雪儿点燃油桶与敌人同归于尽。最后丹珠顽强抵抗终于投下了那颗炸弹,一曲悲歌一曲壮歌在雪域高原唱响,最后一群牛也拼死一搏倒在了血海之中。
这是关于保卫家园的戏,里面有人性的真善美,有爱情的凄美,有亲情的动人,有为爱的执着,也有参透的放下。有滑稽的开始,也有意外的反转,代本先生就是个例子,他看似猥琐实则刚强,丹珠在他生命最后一刻说出了对他的赞美,他也该瞑目了。一群牛狂奔着,是对生的渴望,是对恶的拷问,也是对人的精神的讴歌,没骨气活得就不如一只狗。所以血色高原上,热血在每一个爱好和平的臧汉儿女身上沸腾,生命的张力得到了极致的表达。
很久没有在看戏的时候哭过了,但在观看这出戏的过程中我还是没控制住自己的泪水。洛桑雪儿浓浓的爱恋叫人动容,当洛桑把雪儿从沼泽里面拉出来,两个演员用跪步一寸寸往外拉,也把观众沉下去的心拉了出来,那一刻的感动不得不叫人泪崩。但这样一对有情人最后双双殉难,又增添了整台戏的悲壮。所有的人包括草原上的牛都在演绎着“悲壮”两个字,都向人们传递着家园不可侵犯,爱家与爱国息息相关。
看了那么多的现代戏,但没看过如此震撼的演出,没看过如此精巧宏大的舞台布景,没看过与高科技完美结合制造的如此特别的特效。但整场演出没有背弃秦腔的精髓,核心唱段依然是原汁原味酣畅淋漓的秦腔,程式化动作完美服务于剧情需要,将演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舞台布景有辽阔的大草原,也有寓象化的云朵,最后一幕几十头牛在舞台上奔跑,背景上一头牛在火海中拼命奔跑,虚实结合相得益彰,又一次升华了整部戏的主题。
这是一部饱含家国情怀的戏,是一部呼吁和平的戏,有着契合时代呼声讴歌祖国繁荣富强的昂扬义气,但它的成功也不仅仅是主题的优势,更有艺术家们精湛的演技,饱满的情感表达,强烈的舞台张力,实实是一部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