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往昔9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城往昔9

1971年的初夏,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的时候,我们家搬到了商业局家属大院。那时,弟弟路嘉勇刚五岁,妹妹路嘉桃两岁多。此后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清晨,弟弟路嘉军的第一声啼哭才开始响亮地回荡在这所大院。

从小巷南口沿着小东街一直向西走,左右或高门大院,或单门独户,不一而足。经过第一个路口——旅馆巷子由此向北通向东大街——再走上个百来十米,街北是一个露天大市场,街南大坡上一个窄窄过道进去,就是商业局家属大院。大院有三进,前后两个小院子似乎是后盖的,共住五户人家;中间院子最大,两棵老槐树遮住了院子的半边天空,东西两排都是带廊檐的那种老式的房屋,也住了五户人家。我们家是中间大院的东面第二户。

记得刚搬进大院的第一天,大院两棵老槐树正开着花,满院子飘溢着清香。还未吃晚饭的时候,我一个人跑出了大院外,坡上有三四个男孩在一起玩耍。他们看见我,其中一个个子最高、长得很秀气的男孩过来问:“你是新搬来的?”

我点点头。

他挥挥拳头,说道:“你要老实一点,不然——”他转身看看身后跟过来的几个小男孩,“不然,我让他们打你。”

这几个小男孩凑过来,叽叽喳喳道:“对,新搬来的,你要在我们面前老实点。”

我看这几个的个头都比我小,年龄似乎也比我小,还有一个挂着两筒黄黄的鼻涕,就未把他们放在眼里。我响亮地说道:“要么你们就跟我玩,要么你们就滚开!”

这几个男孩显然被震慑住了,都往后退了几步。那个叫连云的也有些气馁,但似乎不甘心,又挥挥右拳,大拇指一翘一翘,说:“想打架吗?我要挖破你的脸!”

到后来,我们两人滚在土坡上打架,另外几个小孩成了忠实的观众。结果是两人浑身上下全是土,谁也不服谁,约定第二天再打。回家的时候,那几个小屁孩观众各自走开,我和对手拉开距离,一起走进前院,互相看了看,然后一起走进中院。我走到东面第二个门口——我的家门口站住,他继续走到西边第三个门口站住,我们互相朝对方挥了挥拳,然后同时转身进门。不到一分钟,两家大人同时喝骂,一阵噼里啪啦声,我被母亲拿着鸡毛掸子赶出了家门,那个男孩也被一个看上去比我母亲大很多的女人拿着苕帚撵了出来。在我跑出中院大门时,他已经迅速赶上了我,我俩同时跑出前院街门后,好像都知道不会有人追出来,不约而同停在了斜坡上喘气,一会儿,他抬起头,对我说:“你叫啥?”我说:“你叫啥?”他说:“我叫连云。”我说:“我叫路嘉民。”

我俩嘿嘿笑了。长相清秀的连云,是我们家搬进商业局家属院我认识的第一个小孩,在东关小学上二年级。

第二天背上书包出门上学,我惊喜地发现,上学路上又多了一个同伴,一个个子和连云差不多一样高的男孩也背着书包从后院出来,他叫陈晓勤,我们不仅都上东关小学的三年级,而且同在一个班。我们上学的路经由旅馆巷子转向东大街,此后多年,旅馆巷子我们常常走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城往昔34 商业局家属大院原先有一口水井,就在中院南头。我们家刚搬来的时候,家家吃水、用水都完全依赖这口井,我和...
    行走者的背影阅读 880评论 7 17
  • 经历: 今天主要是上课,写课设报告,还有就是晚上看了看bootstrap 总结: 嗯,课设了两周,今天上课都有点不...
    张鸽阅读 115评论 0 0
  • 功不唐捐 心理学中有一条90%和10%的理论 现在泛起的情绪,有90%来源于过去的经验事件 只有10%来源于当下正...
    心理学者阮健阅读 272评论 0 0
  • 第一天 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故宫~景山~鸟巢、水立方 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前面,附近有很多超级帅的兵哥哥哦^_^。天...
    在蓝海里幻想的小丸子阅读 539评论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