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沐阳,见字如面~
今天我们分享一下水域救援事故复盘与AMI模型应用。
在水域救援这个与死神赛跑的领域,每一次行动都充满未知与挑战。
而想要在一次次救援中不断提升,减少意外发生,事故复盘和科学的模型指导至关重要。
一、拥抱你的恐惧
恐惧,在水域救援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但它并非全是坏事。正确认识和对待恐惧,能让救援人员在危急时刻更从容。
1.“坏恐惧” 与 “好恐惧”
“坏恐惧” 是那种会让你手足无措、失去判断力的恐惧。比如,当突然遭遇湍急的水流,巨大的冲击力让你瞬间慌了神,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就是 “坏恐惧” 在作祟,它会阻碍你做出正确的应对,甚至将你推向危险的深渊。
而 “好恐惧” 则是一种预警信号,它能让你保持警惕,更加谨慎地对待救援任务。当你看到复杂的水域环境,心中升起一丝不安,这种恐惧会促使你仔细观察水流、地形等因素,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降低风险。所以,我们要学会区分 “坏恐惧” 和 “好恐惧”,摒弃 “坏恐惧”,善用 “好恐惧”。
2.面对逆境,展现真正的自己
水域救援中,逆境是常态。湍急的河流、恶劣的天气、被困者的恐慌,这些都会给救援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才能真正考验一个救援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当面对逆境时,那些训练有素、意志坚定的救援人员,会迅速调整心态,沉着应对。他们不会被困难吓倒,而是会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勇气,为被困者带来生的希望。
3.慢下来,才能更快地前进
在水域救援中,很多人急于完成救援任务,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导致意外发生。其实,有时候慢下来,反而能让救援行动更顺利、更高效。
在行动前,花足够的时间了解水域环境、被困者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救援方案,检查救援装备,这些看似花费时间的步骤,却能为后续的救援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一切准备就绪,救援人员才能在行动中更有底气,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出现失误,从而更快地完成救援任务。
二、事故复盘
每一次水域救援事故的发生,都值得我们深入复盘,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1.“意外” 和 “事故”
很多人会把水域救援中的一些不良后果归结为 “意外”,认为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的。但实际上,很多所谓的 “意外” 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事故”。
“意外” 往往带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而 “事故” 则是由于人为的疏忽、操作不当、准备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在水域救援中,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救援人员没有充分了解环境、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行动、没有做好应急准备等。所以,我们要正视 “事故”,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为 “意外”。
2.复盘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复盘时,首先要全面收集事故相关的信息,包括救援人员的陈述、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天气情况、水域环境数据等,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要客观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不能带有主观偏见。从救援方案的制定、救援装备的使用、救援人员的操作等多个环节进行排查,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然后,要总结经验教训,针对事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比如,如果是因为救援人员对水域环境不熟悉导致的事故,那么就要加强对救援人员的环境勘察培训;如果是因为装备故障导致的,那么就要加强对装备的维护和检查。
最后,要将复盘结果进行分享和推广,让所有救援人员都能从中吸取教训,提高整体的救援水平。
三、主动出击,而非被动应对
在水域救援中,主动出击往往比被动应对更能掌握救援的主动权,减少事故的发生。
主动出击意味着在救援行动开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提前了解气象信息和水域动态,预测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
在救援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和被困者的状态,及时调整救援策略。
同时,要加强日常的训练和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模拟各种复杂的救援场景,让救援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熟悉各种应对方法,当真正的危险来临时,才能做到从容应对,主动出击。
四、AMI 模型
AMI 模型是水域救援中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它能帮助救援人员更好地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风险。
1.风险管理简报
风险管理简报是 AMI 模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在救援行动开始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的过程。
在风险管理简报中,救援人员要对水域环境、被困者情况、救援装备、救援人员的状态等进行详细的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水流湍急、暗礁、水温过低等。
然后,对这些风险点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和可能造成的后果。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调整救援方案、更换救援装备、增加救援人员等。
2.河流安全简报清单
河流安全简报清单是 AMI 模型中用于确保河流救援安全的重要工具,它包括了河流救援前需要检查和确认的各项内容。
清单中通常会涵盖河流的基本信息,如水流速度、水深、水温、河道宽度等;救援装备的检查情况,如救生衣、绳索、船只等是否完好无损;救援人员的状态,如是否休息充分、是否具备相应的救援技能等;以及应急预案的准备情况,如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措施、救援人员的联络方式等。
通过对照清单进行检查和确认,能确保救援行动的各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保障救援人员和被困者的安全。
五、实施AMI模型
1.介绍
• 自主选择挑战:鼓励随时选择退出,尊重个人意愿。
• 风险管理与安全的区别:河流存在真实风险,需共同努力管理。
• 避免自满:保持高度警惕,不忽视预防伤害的机会。
• 健康状况:了解团队成员健康问题,鼓励私下沟通。
• 应急预案:明确急救包、救援设备、通讯工具及医疗机构位置。
2.个人防护装备 (PPE)
• 救生衣 (PFD):介绍款式、型号及佩戴时间。
• 头盔:确保合适,说明保养要求及佩戴时机。
• 鞋类:选择合适的闭趾鞋,防止岸上事故。
3.河流信号
• 停止、通行/安全、向左、向右、紧急情况等信号。
• 手势与划桨信号的区别。
• 哨声信号的使用。
• 确保信号被确认并传递。
4.游泳
• 自我救援技巧:防御式和进攻式技巧及其适用场景。
• 保持面部在水面上:提高空间感知能力,听清指令。
• 禁止跳水:防止死亡、瘫痪等严重后果。
5.河流危险
• 树枝障碍、河岸下切、筛子、岩石、回流区等。
• 脚部卡住的危险。
• 低温症、冲流溺亡和螺旋水流。
6.抛绳包
• 设计、使用方法、保养注意事项。
• 防止被绳索缠住的风险。
来源:东煊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欢迎指正、补充、留言、探讨~
编辑|沐阳同学
视图|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寄语|感谢关注、转发、点赞,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