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楠学时间管理5年来,体验、尝试了各种,集结目前在用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5年时间换来的感悟:学管理时间的核心是在做自我管理也就是自律。
自律让我们自由,不自律就不自由。不自由=有压力,而压力,往往来自于未完成的事情。
作为一名整理师,我一直重视简化、收纳、升级的概念。并借鉴了守、破、离理念,终于形成了目前的时间管理系统。
简化:先试错,才懂得什么改减,什么该留。我读过30本+时间管理类书籍,听过《哪儿有没时间这回事》的作者纪元、永锡、李长太老师的时间管理课程或演讲,也单独咨询过《小强升职记》的作者邹鑫老师。尝试了各类手写、电子类时间管理工具。淘汰了80%左右不适合我的。
收纳:把组成每日时间管理流程的必要工具、方法,放在家中、日程中合适的固定位置。
升级:随着环境和状态的变化,不断调整时间管理系各方面细节。比如换工作、搬家、有些新项目上线,有些事情需要多人配合等等。
守:借鉴前人的力量,先复制别人分享的道术器一段时间。
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改造,并用一段时间测试。
离:脱离对前人方法的依赖,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方法和工具。
春楠的时间管理系统设计理念=(简化+收纳+升级)+(守、破、离)
5年时间管理,经过不断进化升级,分为5个版本。
0.0版本:2012年以前,完全是浪费时间,不,是浪费我自己
我像很多人一样每天看4小时以上的视频或玩游戏,一天4小时,4/24,等于1/6就没有了。视频、游戏是吸走关注力的祖师爷。
1.0版本:2012-2014年,零起步,从不做计划到每日必计划,从中受益,对时间管控的信心大增
这个阶段,工作、学习频次低,难度有限,每天用纸质日程本享受自我管理,不喜欢用电子版的to do list,这个习惯延续了五年到现在。那时的我自认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拖延症,甚至对拖延十分鄙夷。心想,什么拖延,什么玩意儿啊,还要治疗,没事吧。有时间关注怎么战拖,不如关注怎么做事好不好。
那时候每天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随心所欲的看书、写读书笔记、写日记、写博客、写微博、参加社交活动。没事的时候经常可以呼呼大睡。睡眠质量也不错。
只担心没有工作,只要有机会都接下来。
2.0版本:2014-2015年,番茄工作法陪伴我
通过阅读《番茄工作法》《小强升职记》,我意识到,需要用工具管理有限的时间,从宜家买的一个10块钱的倒计时器,居然在2年里频频使用,给用坏了。这说明我用的是多么狠呀。
实践得真知,25分钟一轮的工作节奏,并不是很适合我,没完没了的听着滴滴答答的声音人也挺紧张的。在面对不想做,又必须做的事情时,我开始使用迷你番茄钟工作法(春楠独创),也就是在5分钟倒计时中做一轮工作,工作5分钟,休息5分钟,相当于把每个小时切分成12份。特别适合处在焦虑中,可能一天什么都没干成,但如果能先做个5分钟,让自己热身起来,也许之后的工作就能顺利开展了。类似星星点灯一样,路灯多了黑夜也会变得光明。你看看凌晨五点的北京就知道是啥意思了(依然璀璨夺目)。
最近我听朋友高地清风分享了他的沉浸工作法,工作15分钟,再休息15分钟,相当于把每个小时切分成4份。我会使用这种方法开展有一点难度,也有一点不太愿意起步的工作。
很多人为了时间管理买了好些番茄钟,我也算是爱尝试的人,现在拥有4款番茄钟,严格的分区域收纳。
1、宜家不锈钢款,颜值附和厨房身份。在这里,我会放上专门提醒每次做饭在25分钟之内搞定。基本上单位时间内1汤,1菜,1饭的产出是没有问题的。
2、5S家的番茄钟,专放书房,这款特色是自动分成五分钟和25分钟,2个模式来回切换使用。适合有时候要从5分钟做起某事的时候启用。
3、三、五、七分钟三用沙漏,专放卫生间。沙漏并没有最终的结束提示音,放个沙漏,只是为了提醒自己,要超过七分钟才能把面膜摘下来,要三分钟完成刷牙,不能偷懒。
4、Be focused MAC电脑专属,出门在外,也能随时定时,随时启动工作状态。有点像被催眠了的杀手,每当听到铃音,就能立即行动执行任务。
你看,有些番茄钟是为了多把时间运用在工作上,而有些番茄钟是为了更多休息。
3.0版本:2015年~2016年6月,分配20%工作给助手
遇到瓶颈,主要是时间分配不够平衡。这和经济基础不稳定,满足不了内心匮乏的安全感有关。这一年,我家人总是给我压力,一见面就问你忙不忙。原本给不了我什么精神、心灵、物资的支持,就别再施加压力了行吗?
工作上有些挫折,有段时间搬家后房子周边开通了快速路,白天、晚上都睡不好,经常情绪很难控制。身体上气血两虚,严重的时候还要去看中医,吃中药。开始长白头发,额头也长了皱纹。出差时更累,还学会了在酒店里端着电脑看一个又一个视频的坏习惯。这纯粹是为了报复自己不懂得休息,一直在连轴转吧。
这段时间,频频出现拖延,有些事情压根就不想干了。偶尔职业倦怠的不行。意识到我不能每天只有工作,没有生活,自己一个人无法做完所有的工作。我开始把20%不擅长的工作,或者没有时间的工作分给助手帮忙,或者转介绍给同行。
当我有能力分享工作机会给其他人的时候,说明我能割舍的更多,内心更有爱,胸怀更宽广了。
4.0版本:2016年7月至今,每一天都是课程表
2016年8月底,终于下定决定从噪音中心搬走,换了新环境,整个人状态不一样,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对自身的要求提升,工作难度、强度也不断增大。
为了让工作更紧凑,也让生活有留白。我开始有意识在每周一到五集中工作,周六、日安排些休息。而且在公众账号上也做了同样的安排。只在每周一到五发布不同的内容,周六、周日尽量禁言。根据《你一年的8760小时》中作者艾力提到的,他发现在找自己学英语的学生中,高中生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因为他们的每天都像课程表一样被设计着。于是启发了他把每周时间做了安排,当然,也启发了我。
5.0版本:2016年11月至今,分配80%工作给助手+要事优先
1、把工作最大化分给别人来做,我只做最擅长的,就是内容产出。从2014年到2016年6月,我只有一个助手,到现在呢,有十二位左右的助手。我和小伙伴们每周1到5保持工作交流,其中用邮件进行信息同步。这种方式大大加快了我们所有人的成长速度。每封邮件中安排工作,推动进程。大家通过了解我的最新动向,随时把自己的工作和我进行对接。在邮件中,我也会要求大家根据不同的工作职责,主动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我用更少的时间做事,小伙伴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大家都很开心。
但是前提,得具备一定的领导力。为什么我的领导力在短时间能有这么大提升呢?我想还是得益于加入头马。实际上我从2014年就开始接触头马,只不过那时候我并没有提升领导力,仅仅把那里当成练习演讲的场合而已。似乎有点吃亏呢,我总是那个接触新鲜事物特别早的人,但是适应过程通常比较长。回想起来,我一直觉得2016年7月重新回归头马,在创业俱乐部里竞选当了VPE,相当于是进入了一个社会大学。我交的这半年五百块钱会费特别超值。现在,我又竞选了头马俱乐部主席,相信2017年1到6月,我又会大大提高领导力的,半年后再为大家分享我的收获哦。
2、说到要事优先,说白了就是每天清晨三件事。这个方法来自于《吃掉那只青蛙》这本书,其实2013年我就接触了,只不过那时从心里很抵触。我和自己说,我就是喜欢每天早上从小事情做起,不喜欢一下子让自己很累,去做什么难度特别大的事情呀。后来2014年,李参老师在和我交换晨间日记的过程时候,我看到她已经在采取这种方法,每天吃掉3只青蛙了。可我还是无动于衷,没有借鉴前人的力量。在这里,我又吃亏了。2016年,看到猫叔的一篇文章,提到他从2015年连续尝试了100天要事优先时间管理法。每天干掉3件大师之后全身很轻松,大大提升了个人毅力指数。
在被书籍、李参、猫叔,3轮敲打之后,我终于从2016年年底正式启用,还喜欢上这个方法了。说明任何工具和方法都没有对错与否,只不过要看你接受不接受了。每天如果在上午就完成了3件大事,下午往往轻松的不得了。如果一直拖到晚上还没做,内心就别提有多焦虑了。我十分明白,任何习惯在初期建立的时候,动力不足,最好借助外界力量。所以我选择在微信群里打卡,写下清晨三件事,享受公众的监督力量。基本上写出来给大家看的,都能完成。
小结一下,目前我在时间管理系统上打的是组合拳。
春楠的高效率慢生活=日程本+课程表+要事优先+番茄钟+分配80%工作给团队
你学会了吗?欢迎交流和探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