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会写这个呢?
最开始是自己连vpn去外网找些东西的时候,恰巧在常用的看剧网站看到这部电视剧,尤其是主角是自己一直很喜欢的李钟硕。(说起来,目前很多vpn在国内都被封了啊,也不知道你们都用什么免费的方法登录外网的啊- -)
自己看了几集觉得剧情还不错,尤其是自己会不自觉地带入自己的目前状况。
看完整部剧后,就觉得自己果然年纪小,经历的事情还不够多。万幸自己遭遇那么严重的事故,现在心态依然是乐观的,仍然愿意积极向上。这部剧里面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句子,至少对于当下的我来说,它们是值得回味的。
人生在世,会有那种不想面对的可怕瞬间,而在遭遇可怕瞬间之前,会存在一些造成这些瞬间发生的微不足道的选择,而这些微不足道的选择。 日后,会以“后悔”的名义姗姗来迟。
之前有段时间,自己特别后悔最初为什么要选择出国读书。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出国嘛。书没读到,出去送命的- -。即使自己现在恢复地四肢健全、能走能跳,然而在求职的时候被别人问为什么放弃学位,自己就全盘托出了,然后对方一听就特别害怕担责任,就婉拒了。被拒绝多了,就会导致前段时间特别的不自信,甚至于悔恨自己为什么要活下来。
现在想来,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1.自己社会经历太少,不晓得如何倒江湖,明明有那么多理由可以用来搪塞,自己脸上的伤痕也不明显 2.那些招人的 hr 自己没有经历大风大浪,别人受到这么大的挫折还能重新站起来,自己可以吗?虽然这世上并不存在感同身受...也难怪认识的前辈建议我找企业领导人直接应聘,毕竟做到那个位置,风风雨雨也走过了- -
现在呢,自己一点也不后悔。自己的为人处世、说话做事上藏着我的经历,藏着我读过书,经历过的事情。昨天被一位朋友形容“很有修养很优秀,只是社会经历少”,自己也总是坚信着:过去的自己可以一路顺风的走下来,未来也一定可以。
活在当下就好,毕竟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未来却可以因为当下而改变。
做错事的明明另有其人,为什么要责怪自己?
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都特别自责,觉得自己就在拖累父母。年纪这么大了,还没有工作,还在啃老。总觉得自己比同龄人慢了很多很多步,虽然父母并不责备我,甚至安慰我说“就当自己在读研,在读博”。然而自己依然会自责,尤其会想到:硕士和博士的起点高很多,自己又没学历证书,哪里来的读研、读博,我就是在啃老啊,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的有愧疚感。原来的自己是想着,现在这个年龄差不多可以工作了,不谈支持家庭,至少可以让父母没太大的牵挂。
看到这句话后,会一下子点醒自己:对啊,车祸又不是我造成的。我是最严重的受害者啊,虽然司机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欺骗爸爸妈妈说车是我开的- -,我哪有这个本事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考到美国的驾照喂。
做错事情的明明不是我,我为什么要自责呢?
就像爸爸说的“你现在是特殊情况,不能和同龄人相比。”大概我这个年纪确实是喜欢无意识攀比的年纪,为了避免自己看到别人的生活,影响自己的心态,所以把朋友圈入口关闭了。
把自己当做还在美国一样,知道的少,也就心烦的少。
所以,即使司机不承认,这场车祸确实是因为他造成的,可以理解他年纪轻,不敢承担,甚至想依靠信仰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然而他必须时时刻刻地记着:因为自己的失误,直接弯转了别人的一生。
自责要短暂,但是要长久铭记。
前面讲过,自己曾无数次的自责:为什么一把年纪还在拖累父母。
剧里说“自责要短暂,但是要长久铭记。”虽然我自责过,但是现在更多的是感谢父母,事故让我更好地记住父母对我的付出。
之前很多时候会生在福中不知福,甚至于看着更好的人,埋怨自己的父母。就像很多人会想自己为什么不是王思聪?会觉得王思聪有那些,都是因为自己有位有钱的爸爸。
现在不会,只有当自己经历过,才会明白:我还活着,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认真记住这份爱,让他们做到老有所依,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教育所有人要孝顺父母啊。
虽然自己在美国待了近两年,刚回来的时候也有很多地方不适应,可是相较而言,自己依然是更喜欢中国的环境的。(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 -)就像认识的人里有美国人,他坦言自己很喜欢中国:吃饭都是一大桌的菜,山好河好风景好...
不禁想到前两天看到的书里讲“西方国家更在乎个人主义,东南亚在乎集体主义”,虽然万事都是需要辩证地来看待的,不得不承认这个总结很到位...自己还在美国的时候就想过不要留在美国工作:1.作为一名中国人,英语口语再好,也是极难融入美国人的社交圈子的 2.不自然地就会受到特殊对待(还在美国的时候,被一位认识的美国小哥误认为很好泡的中国 cheap girl 骚扰过...)
一切都会过去,就算现在看起来微不足道,等时过境迁之后就会发现一切都不过如此。虽然难以置信,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像玩笑般说起当年。所以现在不要太过担心。
剧里这句话同意地不能再多,即使当下再难熬,再难撑,也会好起来的。未来就在前方,自己要坚信。
很多人很多时候会问一些问题,如果伤害到别人,再加一句“对不起”。呵呵哒,知道会对不起,那就不要问好了喂。别人再如何,你不会损害到你的利益。真心的,在中国,大家把“各人自扫门前雪”演绎地太真实。妈妈和我回国后都明显地感觉到,大家太冷漠。
众人好像都不会热情、不会主动了。
大概太多人都被自己的热情伤害过吧?有了后遗症。
最后,现在的自己真的不会再悔恨再急于求职了。更重要的是针对自己的目标积累能力,再一招拿下。那些说我啃老的人,自己有什么资格来指责我呢?又或者自己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事故,当下的你会比我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