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初始为乐府吴声歌曲名,后来南朝陈后主以此名创作并被收进《旧唐书》,也曾被隋文帝、隋炀帝引作多篇被收录进《乐府诗集》的作品。但《春江花月夜》真正流传千古却是因为初唐晚期的张若虚。
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了两首传世之作,其中的借乐府旧题创作的《春江花月夜》堪称千古绝唱,被誉为“孤篇盖全唐”。它不仅被清末学者王闿运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还被近代诗人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从月生、月照、月轮、月徘徊、月华、月斜,直写到月落,再辅以其它意象,如江潮、江流、江天、江畔、江月、江浦、江潭、江树等,众多场景的衬托,多个意象的构建,主题的反复拓展和不断深化。将春、江、花、月、夜、人巧妙结合,勾画了一幅意象玲珑、清幽空明的春江夜月图,更寄寓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了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这样一首既不像南朝山水诗那样着力模山范水,也不像玄言诗那样枯燥说理,更不是爱情诗那样单纯抒发儿女情长、离情别绪,而是融诗情、画意、人生哲理为一体的千古佳作,影响了后世多少诗词大家,倾倒了多少古今读者,又惊艳了多少人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