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小说里写到到秋夕节,不知道和中秋节是不是一回事。上网一查,原来秋夕节是中国朝鲜族传统节日,以祭祖扫墓、农耕庆典为核心;中秋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以月神崇拜、阖家团圆为特色,两者虽同在农历八月十五,但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秋夕节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朝鲜族聚居区传承,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秋夕节游园会上,三位姑娘分别买了三个面具,面具上三种图案,秦莞是獬豸,茯苓是三足乌,岳凝是风伯。不知道獬豸、风伯、三足乌是什么东西,于是又查了一下。
獬豸:读作xiè zhì。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体形大的像牛,小的像羊,跟麒麟有点像,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传说中,獬豸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因此,在先秦到明清时期,獬豸的形象常被当成司法官员廉明正直、执法公正的象征。
风伯: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风神,也叫风师或箕伯,名字是飞廉,传说是蚩尤的兄弟之一。他的形象奇特,有的说是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还有的说是白发老人,左手持轮,右手执扇。
在《山海经》和《周礼》等古籍中都有风伯的身影。春秋战国以后,风神信仰逐渐统一,风伯的职责是掌管八面来风的消息,运通四时的节日气候。
另一方面,风伯也指一种禽类,是鸢的一种。
三足乌:在古代传说中是具有神秘色彩的神鸟,常被描绘为西王母的取食之鸟。
西王母的取食之鸟:三足乌常常伴随在西王母身边,不仅颜值爆表,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祥瑞的象征:三足乌的出现总是能带给人们希望和敬畏之情,象征着祥瑞。
“日中之三足鸟”:三足乌常与太阳联系在一起,古代人们甚至将金乌作为太阳的别名。传说中,三足乌住在东方大海的扶桑树上,轮流升起,照耀大地。
总的来说,三足乌是一个集神秘、美丽、祥瑞于一身的神鸟。